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中国企业能否效仿美国三大汽车公司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4日 09:07  中国汽车报

  2005年,将是世界汽车业进一步走向全球化的一年,这种全球化的浪潮对每个国家的发展来说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全球化的作用下,美国汽车业虽然有“作茧自缚”的危险,市场份额不断被日、韩汽车业吞噬,但是它也成功地进入了中国市场。去年,外资企业加大进入中国的力度,在中国的垄断势头愈发明显。“中国企业可能在技术上轮为殖民地。”业内不少人对中国汽车企业的前景颇为担忧。或许,美国三大与美国技术研发机构联合“突围”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对此,记者对国内部分专家和企业的一些相关人员进行了采访。

  整车企业:不把国外企业当竞争对手

  “谁都知道通用、福特是竞争对手,可是现在他们却走到一起开发新的降低成本的技术。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知道,现在共同的对手是日本,他们必须联合。而国内厂家都是视相互为对手,没有一家公司把国外企业当成是竞争对手。”奇瑞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语气中透着遗憾。

  零部件企业:我们早就应该搞开发了,但没人牵头

  对于零部件企业不能联合起来搞开发,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委员、洛阳三明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对此感受颇深:“我们早就应该联合起来搞开发,外国企业在中国的战略早就布局好了,他们是来发展我们的汽车工业的吗?这已经很清楚了。这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联合起来呢?但是谁来牵这个头,我很愿意和别人联合,但是我不知道别人是否愿意和我联合。所以我觉得,这时候政府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它不应该是‘看戏’的人,它应该是同台‘演戏’之人。如果早这样做,我们现在也不会出现在技术上没有话语权的尴尬了。”

  专家:联合研发是一种趋势

  “其实,很多专家们早就在呼吁国内的企业联合起来进行技术的研发。国内的企业之所以没有展开更多、更大的合作,是因为他们觉得彼此既是朋友更是对手,相比之下,竞争的关系比合作的关系更多一些。但是联合研发是一种趋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一位专家对记者这样分析说。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国内企业还不能联合,是由于中国企业缺乏联合的条件。由于中国本土企业在技术方面还很弱,所以目前的国内企业还主要是与外资企业合作,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但是,当时机成熟,中国企业掌握了更多技术的时候,联合起来将是很必然的。(本报记者  刘 榴)

(编辑:仝楠楠)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事评论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