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和数字,这本是两个不相干的东西,但在当前的中国高档汽车市场,似乎成了一对矛盾,并决定了一些企业采取截然不同的策略。
上周,Volvo汽车公司在华发布新款S40,同时宣布暂不考虑在华本土生产事宜。这与2004年初Volvo积极的态度形成强烈反差。相信这与2004年中国市场增长的突然放缓,与目前进口车政策不甚明朗不无关系,更重要的是,Volvo公司对高档车市场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判断。
首席汽车集团(PAG是福特集团内部管理高档品牌阿斯顿.马丁、捷豹、陆虎、Volvo的一个行政机构)亚太区总裁柯艾力认为:“目前中国的消费者对中国本土生产的高档豪华车的认同度不够,消费者更喜欢进口的高档豪华车品牌。”
柯艾力的判断部分来自于市场调研,但更多的,来自于竞争对手的经历。
所谓竞争对手的经历,显然是指宝马。
宝马在中国的遭遇,是其决策层断然没有想到的。奔驰宝马,在相当多消费者印象中几乎就是高端汽车品牌的代名词,2003年左右,宝马在华销售呈现惊人的增长,超越奔驰,成为第一高档汽车品牌。2004年宝马在中国的本土化生产被誉为先行一步,果断而英明。
似乎运气不太好,宝马随即遭遇了一系列问题:汽车市场增长放缓,销售困难被逼跟风降价,价格下降冲击品牌价值,合资伙伴走马换将等等。
这些问题使处于磨合期的宝马新合资公司面临一个痛苦而艰难的选择:要品牌还是要数字?
对尚未在中国建厂的Volvo来说,策略非常明确———要品牌!柯艾力认为:Volvo在中国当前的重点就是向中国推销Volvo的品牌,向那些认同Volvo品牌的人推销最合适的产品。
宝马在中国的问题则没那么简单,它无法做出非此及彼的选择,本土化的宝马只有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才能将成本降下来,才能维持较低价格水平。
宝马要品牌,也得要数字。
作为真正意义上的高档品牌生产商,先行者宝马具有标本意义。宝马的困境、Volvo的观望,都无法用对或错来判断。经历2004年,任何国外厂商都应该认识到:在中国的成功,需要制定长期的战略。孔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