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持币待购大军队伍越发壮大 等价买车何时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1日 10:59  新浪汽车

  有两位同事的买车故事很有代表性,不妨拿来一说。

  一位买车半年了,老后悔。她去年6月份买别克凯越时价格坚挺,按照厂家报价约15万元提了车,随后价格月月走低,现在虽未见厂家降价,实际售价已经下去两万元,谈起车价她就敏感:“别气我了。” 另一位等一年了,还不愿出手。刚开始看上威驰,我说“这个价格不值。”后来花冠上市了,她又动心,我说“降价空间太大。”日前花冠降价两万元,她去看了看,一家丰田专卖店当经理的朋友给她说实话:“再等等吧,降价力度还不够。”

  买过的后悔,没买的苦等。车市咋成这样啦?价格左右买车,这也是车市一道风景,很特别。新一轮降价潮随新年而来,力度比以往大,影响也不算小,但促销效果不太突出。为什么?恐怕还没达到消费者预期。

  作为“跑汽车”的记者,对车价也颇多困惑。每一波降价之后,我采访商家老板,他们信誓旦旦地说:刚降过,短期内已没降价空间。甚至有段时间厂家纷纷承诺“不降价”。当我把这一信息傻呵呵地传递给读者后,降价风潮又起,真有种被“涮”的感觉。事实上,不降价仅仅是商家一厢情愿,你不降他降,挺不住只能跟着降。结果,车价就一个字:“乱”,消费者也是一个字“等”,于是,市场疲软了,库存增加了,市场显得越来越无序。

  难道这是降价的错?显然不是,而是降价思路不对头。

  综观汽车降价,归纳起来无怪乎两种:一种是战略性降价。像广州本田雅阁上市调整5万元,震撼车界,引领市场,一次降价几年不变,从而赢得消费者追捧。还有就是在畅销中降价,始终走在前面,譬如上海通用赛欧、北京现代伊兰特;另一种就是被动性降价。车不好卖了,竞争对手降了,被动迎战,而且出手吝啬,蜻蜓点水,波澜不惊。

  细看降价潮,参与的品牌多,留下印象者少,被动跟风者多,调整相对到位者少。如今,一切都改变了,消费者购车已经非常理性,也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学会了忍耐和等待,“注水价格”注定要被市场竞争挤压出来。如想救市就必须让价格回归本位,围绕价值来做市场。否则,错过的是良机,失去的是市场,留下的是遗憾。假如,东风标致307当初上市时就定现在的价位,在“降价补偿”时绝对不是仅仅约6000辆的销量。“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中国汽车市场就这样。

  产品定价自有标准,新车价高也是市场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转换,降价本属正常,都应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先买车得到了新产品和新科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享受,理应付出更高价格。但是,大面积无序、被动降价只能说明厂家定价过高,尤其是一些中高档车。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中国汽车市场的特色。

  买车是为了消费,不是买股票要赚钱,如价格稳定谁愿意老等呢?只要敞开胸怀对待消费者,就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6万多元的富康车现在供不应求,道理很简单,就是消费者认为物有所值。

  如有降价空间,就学学新雅阁来一个战略性调整,让消费者感受到厂家的诚信,别降一半留一半。当然,这需要勇气和付出代价,大块割肉也很心疼,但这是目前恢复消费信心、重建市场秩序的唯一途径。

  长安福特执行副总经理邹文超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造车如做人,也要厚道。“既然错过了车市井喷的好时光,错过了消费者对汽车懵懂的年代,这个角色就得一直“厚道”下去。”消费者感觉厂家做事“厚道”了,值得信赖了,自然也会“买单”了。

     (作者:新浪青年汽车论坛评论员 刘士剑)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要闻看板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