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别墅区出口,大门敞开,宝马325i突然停车。“刘德华”探出车窗怒斥保安:“开好车你就可以满脸堆笑,开好车你就可以不管不问?”几分钟前,他刚刚把宝马车敲诈到手。“形同虚设。”扔下木然的保安,宝马车扬长而去。
这是电影《天下无贼》中的一个片段。影片中的深蓝色宝马325i,是沈阳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华晨宝马让“宝马是好车”的概念通过冯小刚再次深入人心。在人们眼中,在中国投产的宝马3系、5系俨然成了宝马品牌的代言者。在跨国公司眼里,引进车型有时比进口整车还要重要。
“我们发现,仅仅依靠进口,宝马满足不了中国的消费需求。我们必须把更多的优秀车型拿到中国来生产,这是我们扩大市场份额的需要,也是我们的战略选择。”在中国广州,宝马525i和宝马530i下线时,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方智勇如是说。
“事实上,这并不是宝马汽车的专利,很多跨国公司正在用另一种方式进入中国汽车市场。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很多跨国公司的战略已经悄然改变。他们更青睐于引进新车型。”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的一位人士这样说。
中国加入WTO之初,许多专家、学者们曾预言,进口车将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巨变,国产车会受到强烈冲击。
但三年时间,预言粉碎。2001年岁末,中国正式加入WTO。在之后的两年里,中国汽车市场呈现“井喷”式增长。尽管其中经历了“波动”、“降价”等风潮,但乘用车60%的增长依然成为2002年与2003年交界时业界的佳话。对中国汽车市场巨大潜力的认识,也已经融入了跨国汽车公司新的发展战略中。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2年到2004年,中国共有近100款乘用车新车型上市,其中中国本土生产的车型超过90%。在这90%的数量当中,合资企业所占比例又超过80%。而中国汽车市场份额的分配也因此而改变。另据权威人士透露,2005年也将有30余款国产车新车型与消费者见面。
三年里,polo、高尔夫、威驰、赛欧等等一系列名词充斥着人们的视听。现在,奔驰、丰田佳美等也即将来到中国。而进口车的风头即使余威尚在,却离中国消费者的购车计划已经越来越远。
“在中国,除了香港,其他城市的进口车市场份额都在缩小。”摩根士丹利亚洲投资有限公司的赵福,把内地与香港汽车市场进行了比较。事实表明,加入WTO以来,在中国汽车市场,进口车不但没有对国产车造成任何危机,相反却被国产车挤压得市场空间越来越小。这可能是三年来,汽车市场对大胆预言的专家和汽车界人士最大的一个讽刺。愈来愈新的车型,以至于与世界同步;愈来愈先进的技术,以至于领先国际水平。国产车从来没有这样风光过。
“从生产到销售、物流、配件等各个环节,高频率地引进新车型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车型多未必会给合资企业带来更多利润。更多引进新车型,只是跨国公司获取利润的一种方式。而且这种方式或许比整车进口要划算得多。”针对中国汽车市场一年几十个车型的现象,一位分析人士这样认为,“这并不符合国际惯例,也别拿‘中国国情’解释。这本就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在世界汽车史上,很多经典车型可以风靡几十年。”有数字显示,尽管现在一款车型的寿命在缩短,但仍然在4年~5年左右。
不久前,一位合资轿车企业的总经理曾表述过这样的担忧:“外方即将引进的车型,存在质量过剩隐患,可能会在市场上遇到挫折。”据这位总经理介绍,中方和外方曾经就质量过剩导致的价格问题产生过分歧。尽管中方提出过异议,但结果并不理想。
“这可能只是一个个例。在未来的时间里,中国汽车企业与跨国公司在各个层面的博弈会愈演愈烈。”广州汽车工业集团的一位高层这样认为。“度过中国加入WTO后的保护期,中国汽车业应该看到跨国公司车型引进和技术引进等战略的变化,并警惕全球经济一体化花环下的新一轮危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