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4上汽战略“变阵”回眸 变阵棋不得不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5日 08:53  解放日报

  曾经有人问胡茂元:上汽的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已经是国内老大,为什么还要跨国收购?搞不好,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胡茂元回答:我们如果搬起这块石头,能够砸开国际经营的大门,那我们就成功了。

  2004年,是上汽集团加快战略“变阵”的一年。这一年,上汽公开竞标韩国双龙、谋并英国罗孚、收编中汽总公司、并购重庆重汽以及牵手依维柯……可谓好戏连台。业界有舆论认为,上汽这一年来的表现代表了一种产业发展新趋势,而这个趋势也可能关系到中国汽车业如何走向明天的问题。

  “变阵”好戏回放

  近几年,上汽的战略清晰地表现为4个字:“走出上海”。先是在国内进行资本运作,2002年起相继控股或收购重组江苏仪征、柳州五菱、烟台东岳,2004年4月又重组金杯通用成功,原金杯通用改名为上海通用北盛汽车有限公司。6月,上汽正式宣布重组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接收中汽所持有上海大众10%股权及其他全部资产负债(包括所属的18家企业),同时成立上汽集团北京有限公司。9月传出消息,上汽集团经过与重庆重汽长时间谈判,在秘而不宣的情况下完成了对重庆重汽的收购。10月上汽其相关产业又将40亿元资金投向山东烟台,建立两个汽车工业园区。10月底,上汽集团与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土地预约协议,意在为旗下零部件企业争取成为奔驰配套厂商增加砝码。12月上汽和菲亚特旗下依维柯公司签署商用车方面合作的框架性协议,投资额高达10亿美元。从而形成了东西联动、南北呼应的6大整车生产基地。

  与此同时,走出国门的力度也在加大。继2002年参与韩国大宇汽车资产重组后,2004年上汽又投入巨资成功收购韩国双龙汽车部分股权:6月,上汽集团就收购韩国双龙汽车控制权问题与双龙汽车达成一致意见;10月28日,上汽集团和双龙汽车债权委员会代表———朝兴银行在汉城签署以5亿美元正式收购双龙汽车48.92%股权的最终买卖合同。这无疑是国际汽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在完成我国汽车企业首例海外收购以后,上汽又将触角伸展开来,6月16日与英国罗孚集团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汽车项目上展开一系列合作,并将最终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紧接着,上汽和罗孚拟联手收购韩国大宇汽车波兰工厂的消息又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这步棋不得不走

  对于上汽集团而言,战略“变阵”是它不得不走的一步棋。

  2004年7月12日,上汽以117.2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进入“世界500强”。在这整个过程中,上汽越来越清晰地看到,自己并不算是一个完全自主的企业,只是作为一个加工型企业靠数量而进入全球500强;上汽集团的软肋便是大而不强。由此,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开始摆在上汽领导面前:要在世界汽车之林立稳脚跟,做大,还必须做强。

  于是,上汽确立了新的三大目标:改制重组、整体上市、发展自主品牌。在上汽一系列“变阵”动作的背后,清晰地贯穿着一条通过收购快速扩展的战略思路。重组江苏仪征、柳州五菱、烟台东岳、金杯通用、重庆重汽是完善产品线与生产布局,收购罗孚、双龙则主要是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待收购完成之时,上汽集团将成为一个集轿车、商用卡车、商用客车、越野车等全系列车型的汽车制造商。

  上汽的历次“变阵”,都直接奔着预定发展目标而去。上汽集团的发展目标为:2007年形成汽车生产能力100万辆,其中商务车达到20万辆;2010年轿车生产能力达到200万辆,进入世界汽车行业排名前10位;2020年整车生产能力达到400万辆,进入世界汽车行业排名前6位。粗略统计,在2003年,上汽集团生产轿车60万辆,韩国双龙具有21万辆汽车生产能力,英国罗孚有14.5万辆的销量,如果在2005年前收购双龙、罗孚结束,上汽集团预定在2007年达到的产能目标就可提前两年实现。而如果没有这样的战略“变阵”,仅仅靠上汽自身发展壮大,肯定无法实现2007年的目标。

  2004年只是上汽集团资本运作国际化的一个序幕,好戏还在后面。有知情人士透露,上汽与罗孚合作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日前上汽已收购地处浦东的一家客车厂,计划对其厂房经过改造后作为合资公司的上海生产基地,双方将在2006年投产罗孚45型轿车;另外,上汽和南汽在何种层面上展开合作,将是上汽在新的一年中着重考虑的问题;与富士重工也在“秋波频传”,有可能合资生产富士重工轿车。日前,上汽集团的股份制改造已到收官阶段,新的上汽集团股份公司已正式挂牌,此举意味着上汽已拉开整体上市的序幕,标志着上汽在改制“变阵”方面又迈出了一大步。 文岩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