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汽车市场是我国入世谈判最为艰苦的一个部分,在“保护还是放开”的担心下,国内汽车产业顺利走过入世的头三年。这三年汽车市场极富戏剧性,前两年车市“井喷”,厂家商家挣个盆满钵满,而今年车市却又不期而至“寒流”,竞争变得惨烈中有血腥。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认为,我国入世后的这3年,国内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形成良好的竞争格局,在品种、质量、价格上都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并有望成为最具出口潜力的产业。
江苏省汽车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张乐夫对记者说,入世带来了国内车市景观的变化,这三年中,跨国公司基本完成了在中国的布局,国际车型同步来到中国,价格竞争的程度也已经基本到位。站在“保护期”终结门槛上的国内汽车业明年将进入以“洗牌”为特征的新发展期。
国际汽车巨头纷纷抢滩
中国汽车产业在入世前就承诺:到2006年7月,轿车的关税将降到25%;进口配额许可证到2005年取消;允许国外非金融机构进入,从事汽车贷款业务;逐步放宽省级政府轿车项目审批权;取消发动机合资企业外方控股不能超过50%的限制。
随着雷诺、戴姆勒-克来斯勒今年与国内汽车企业签订合资协议,各大汽车巨头在这三年间已经悉数登陆中国,他们看好这一国际上增长最快的汽车市场;国内民营资本也不甘寂寞,2003年一度形成了民营资本涌向汽车业的潮流。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三年是中国汽车产业近50年发展历程中难得一见的高速发展期,全行业产能飞速扩张,2000年到2003年短短三年间,汽车总产量从207万台激增至400多万台,今年预计能够突破500万台大关。这种发展速度只有在中国才能看得到。
国内厂商同步推出新品
三年中,国内汽车市场每年至少推出40款全新车型,这些新车基本都是与国际同步推出。张乐夫说,市场越竞争越成熟,很多新车型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由桑塔纳、捷达、富康统领的“老三样”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张乐夫分析,随着品牌数量增多,产量增大,价格底线一再突破,市场必然会淘汰一部分“水土不服”的车型,厂商在这三年中的表现直接决定了其品牌今后在国内市场的命运。
关于明年取消汽车进口许可证,业内人士分析,进口汽车不会大幅增长,一是市场有限,二是最近几年国内汽车工业发展太快,已经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样档次的汽车,进口车加上关税比国产车还是要贵得多。
目前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的轿车已经实现了出口,有分析认为,国内汽车品牌具有制造成本低、产能大的优势,极具出口潜力。
汽车产业呈胶着竞争态势
2004年6月16日,南北大众宣布同时降价,随之东风雪铁龙、北京现代等产品价格纷纷下挫,甚至也拉下了雅阁、帕萨特等车型在经销商处的价格。南北大众一起导演了中国车市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集体跳水”。
进口车的价格波动明显,有进口车价“风向标”之称的丰田佳美,2001年售价是47万元,如今30万元就能拿到,三年降幅超过30%;与此同时,国产车大打价格战,三年降幅累计近30%。
入世之后中国汽车产业日益融入国际市场,大众、通用、丰田等巨头在市场份额与利润回报上寻求最佳平衡点,惨烈竞争也随之展开。福特中国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说,即使今年卖10万台也不足以沾沾自喜,因为明年的市场无法预测。
国内现有120多家汽车企业,而业界也断定,当前无品牌、无规模、无保有量的那部分汽车企业将有可能先行出局,汽车行业重新洗牌不可避免。(本报记者 刘益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