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们普遍认为,张小虞在论坛的媒体见面会上“讲出了不少有新意的东西”。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竞争刚刚开始
记者:跨国公司现在在中国基本布局完毕,你如何看待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竞争?
张小虞:如果说以前的合资是在利用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资源的话,今后跨国公司的独资战略才是真正开始使用中国的市场资源。在这一轮跨国公司的独资运动中,跨国公司开始整合产品线,并对原来的管理架构进行调整。可以说,他们在中国市场真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记者:今年下半年以来,汽车市场很不景气,积压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福特要在中国投资上第二个工厂,丰田要在广州建厂,广州本田也在建设新厂。你觉得这种逆流而上是跨国公司洗牌的先兆,还是企业盲目的发展?
张小虞:在这种市场严峻、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大的汽车集团公司投资不会减弱,零部件公司的投资也不会减弱,各公司对科研开发和新产品的投资也不会减弱。我不认为他们是逆流而上,因为这个时候只有两种选择,要么退出,要么就加大投资。
产业集群不是小集团的简单拼凑
记者: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相继形成了几个产业集群,国家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政策?你怎样看待产业集群?
张小虞:在市场不断增长的前提下,汽车产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了产业集群。不过,现在明确提出产业集群的地方还不太多,主要在环渤海湾、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
据我了解,由政府组织的产业集群目前还没有,产业集群主要靠市场、地区优势集合起来,与政府意识、投资环境有关。
在中央的产业政策方面,重点还是支持集团化发展。这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之一,在集团化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产业集群。因此,产业集群是大集团的集群,而不是若干个小集团的简单的拼凑。
记者:你认为新形势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什么?对日系企业在广州集群如何看?
张小虞:我不赞同简单讲欧系、日系。作为广东省政府也好,广州市也好,政府并不干预企业具体的事务。它主要管大的方面,一是物流方面,因为物流与汽车的集群化生产有紧密关系;二是吸引零部件厂到这里投资;下一步还要关注科研开发。
日本三家汽车公司在广州投资生产,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形成的集群,是经济发展最快的集群,也是汽车市场得到发展的一个明证。
中国汽车能不能发展,取决于有几家企业在结构调整中做强
记者:你认为中国的汽车工业下一步会怎样发展?
张小虞:这两年,中国汽车工业正处在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结构调整时期,不能简单地只谈增长。这一轮调整,包括企业的结构、产业的结构、产品的结构等方面的变化。谁适应了这种变化,谁就能够做大做强,因此,大的集团会出现,而且大的生产集中度和规模集中度也会出现。
到今年为止,汽车产量排在前面的三个大集团,其规模都在50万辆甚至接近100万辆,他们占了全国汽车市场的将近50%。后面大概还有8~10家,规模都在10万辆以上。中国的汽车工业有没有希望,就在于这十几家企业能不能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调整自身的结构,甚至于出现新的增长点。
比如最近南京和上海正在谈合作,两地的企业规模都很大了,能不能有进一步的合作?这完全都是企业行为。中国的汽车能不能发展,取决于有多少个企业和集团在新一轮经济调整中能做大做强。
记者:国家在汽车出口方面有哪些方面的政策?
张小虞:由于汽车行业的成分很复杂,又涉及到税收等因素,国家在促进出口的政策中,不会单独对汽车产品制定什么政策,从另外的方面讲,金融界和证券市场则会对出口好的企业有支持。
我们原来在研究WTO的时候,担心一旦加入WTO后,汽车工业会被完全冲垮。现在看来,现实中出现的情况比当初预料的要好得多,其中一个好的方面就是出口的增加。
回想十多年前,那时进口的汽车在10亿人民币左右,出口的整车零部件大概只有两三个亿,而现在能做到比例是1∶1或者比1∶1略少一点,这也算汽车业没有给国家增添负担。
冯淑娟/文 姚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