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国情不同于美国 汽车消费不能“讲时髦”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30日 08:45  经济参考报

  轿车正向中国的家庭驶近,国内外的汽车厂商正在利用各种传媒、车展,宣扬汽车文化,刺激汽车消费,社会各阶层的汽车消费欲望也与日俱增。

  然而中国需要培育一个什么样的汽车消费文化呢?东北大学两位科技哲学专家建言:中国不能盲目克隆美国的汽车消费文化。

  东北大学科技哲学博士刘刚介绍说,20世纪20年代,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市场开拓方面采取了与福特公司不同的策略:他们实行不断提高产品等级,有计划地使产品过时,诱使顾客去购买更新式、更高价的汽车,兴起了一种时髦消费文化,从而使美国进入了高消费、超前消费的时代。和美国相似,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轿车生产与消费模式也是如此。

  东北大学教授、科技哲学博士生导师远德玉说,这样的苗头在中国也出现了:汽车厂商所宣扬的似乎只是欧美的汽车中心主义,是美国主导形成的汽车消费文化。

  远德玉认为,汽车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和产业链条的纽带,发展汽车的经济价值无可置疑,但要照搬欧美汽车发展模式,对于轿车时代还没有充分准备的中国,存在着以下一些令人不安的因素:

  一、美国拥有人口2.7亿,国土面积与中国相差不多,公路总里程却达到630万公里,仅州际高速公路就达7.4万公里。而中国有13亿人口3亿家庭,公路却为美国的1/5,高速公路为美国1/4。

  美国人均1台车也不过2亿辆。如果按照欧美“一家一辆”的模式发展中国的家庭轿车,3亿户家庭将使世界汽车总保有量增加约1/2,3亿轿车首尾相接足可绕地球30圈,这无疑将使中国陷入有车无路的境地。虽然中国的路网也在不断的扩大,但中国耕地面积的严重不足决定了道路面积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美国的水平。

  二、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加剧了能源危机。如果按目前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和能源消耗水平计算,地球上的能源储备只够用上50年。中国不是一个富油国,在目前轿车保有量不到0.2%的情况下,需进口大量的石油,如果轿车进入中国20%的家庭,就要新增6000万台车辆,这几乎是中国目前汽车保有量的3倍,中国从何处获得如此巨大的石油资源呢?一旦人们购买了轿车而没有油或无法承担汽油价格,就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三、车辆的增长同时也加剧了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巴黎、曼谷因不堪忍受严重的交通堵塞,甚至提出了迁都的设想;即便是世界上路网最发达的美国,交通问题也很严重。轿车最突出特点就是舒适、方便和快捷。可是,一旦轿车的拥有量超过了路网的承受能力,道路交通出现严重堵塞,舒适、方便和快捷的优势就会丧失殆尽。

  刘刚博士认为,当汽车对人类和环境的负面效应越来越突出的时候,国家在制定发展汽车产业政策时就不能不有所顾及,人们在决定是否选购家庭轿车时也不能不三思而行。

  刘刚博士最关心的仍然是中美汽车消费文化的差异问题。他说,兴起于美国的汽车消费文化是一种刺激多消费、鼓励超前消费的时髦文化,是一种让消费者自己浪费的文化。而中华民族形成的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与美国崇尚消费的文化观念存在巨大差异。靠借贷超前消费,而且是购买轿车这个并非生活所必需的大额奢侈消费品,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很难被多数国人所接受。经济参考报姚剑峰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要闻看板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