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一棵树
--寄语走过20年的上海大众
10月29日晚,汽车城的不眠之夜。该晚,安亭厂区,在妙曼清亮的歌舞中,在漫天怒放的烟花下,上海大众精彩度过了她的20年大庆。其实,此前,她早已置身媒体的聚光灯下:20年走过的轨迹被一次次地梳理,一遍遍地再现;20年取得的业绩,也被浓缩为一组组数据早已频频亮相。轮到我们--总是慢人半拍的周刊,还能写些说些什么?
不避蹈袭、重复,我们依然要扳指列数这一组组数据。因为,这些数据可以告诉我们,弹指20年,一家汽车业的成功企业能干出多少大事,成就何等样的辉煌。
就来重温一下,重温横亘于20年岁月长河中的这些数据:注册资本,从最初的1.6亿元人民币增加到78亿元人民币,增长了48.75倍;总资产,由最初9.8亿元人民币增长到359.7亿元人民币,增长了36.70倍;累计,上缴国家税收496.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向国家贡献了50个初建时的上海大众;发展到现在,已形成由4大生产区域和一个技术开发中心组成的生产布局,年生产能力达到45万辆;发展到现在,产品品种由桑塔纳轿车发展成为包括桑塔纳、桑塔纳3000、帕萨特、波罗和高尔所组成的4大平台5大系列,高、中、低覆盖的产品型谱,年产量从最初的1000多辆提升到现在的40万辆,累计产销轿车287万辆,成为中国轿车工业规模最大、市场保有量最多的现代化轿车生产基地。
上海大众,好大的一棵树,好繁茂肥硕的果实。列数这一组组数据,除了惊叹还是惊叹。找不出更恰当的词语,只能沿用两个已被千百遍沿用的字眼来形容:辉煌。
辉煌,原不是与生俱来。走在星光大道上,还是应当回首过去,因为过去是不该忘却的。
毋庸置疑,上海大众是在一个低起点上起跑的。1988年4月,德国《明镜》周刊记者曾这样描述刚刚建立近4年的上海大众:“好象是在一个孤岛上生产”;“在上海郊外30公里的安亭组装汽车时,不得不在一些破败的车间里开始生产”;一些零部件厂“厂房是阴暗肮脏的临时木板房,风从打碎的玻璃窗刮进来……”重读这些描述,使我们恍如隔世,然而这确是真实的。
上海大众就这样走来,走过了20年历程。然而这不会是终结;相对于未来而言,这还仅仅是一个开端。未来,太远的不去说了,近期的将来又将如何呢?上海大众的老总据说几天前曾经这样描述:途安等新车型正在不断引进,更多的德国大众王牌产品和全球新品将引进到上海大众;位于浦东的上海大众五厂开始改扩建,新工厂一期规划年产15万辆中高级轿车;上海大众的年生产能力将由目前的40万辆向2007年的70万辆甚至更高的目标迈进。
无缘亲聆这番宏论,但远远地听来,也已经感染到这块热土蒸蒸日上的热力。
正像中国整个汽车工业一样,上海大众是大有希望的。值此她的生日,就把这番对希望的憧憬和祝愿作为一份礼物吧!
记者 徐茂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