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G是液化石油气的缩写。在北京的公路上,如今有不少使用LPG作为燃料的公交车和出租车在行驶。在二环附近的一个中石油加气站,记者看到,共有8只加气枪。然而,大部分时间他们并没能全部派上用场。即使业务最忙碌的中午时间,两名工作人员也足以应付。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加气站的2000年兴建的,当时来加气的车辆经常需要排队等候,有时甚至排到二环路上。“现在来加气的车辆,每天都在减少。”
一年前,北京共有加气站74家,但目前已减少到37家。记者了解到,这37家加气站的利润已经大幅“缩水”,有的甚至已经在亏损。不得已大部分加气站都开始倚重加油业务。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依然是加油。该气站负责人说:“气源的供应价格一直在涨,我们也不得不涨,勉强能保持微利的状况。为什么要提供加油、加气两种服务?如果仅仅靠加气,这个站根本维持不下去。”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去年北京市政管理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得知,当时全市的74家加油加气站中,只有33家的营业执照、危险化学品经营执照等证件齐全,而其余的41家正在补办相关的手续。接近一半的加油加气站的营业手续尚不齐全,却可以堂而皇之的进入运营阶段,不能不令人产生疑问。一家加气站的建设投入不下百万元,而且日常维护还需要较高的费用。高昂的成本,激烈的竞争和监管不严,让部分加气站放低了对气源、气质的要求,以此来降低成本,获得较高的利润。加气站的工作人员说:“目前北京市的液化石油气的价格并不统一,从2.6元到2.9元不等。而早先的市场价格更是参差不齐,有的能比市场价低很多。”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加气站的石油液化气来自中海油和中国石化,从这一渠道的石油液化气价格基本是统一的。该负责人说:“按照我们的气价,我们只能有非常少的利润。一些低价气站的气源是从哪里来得,这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三元出租汽车公司的袁师傅告诉记者,曾经也用过便宜的石油液化气,但液化石油气所含的杂质多,极易在汽缸内形成积炭,导致发动机点火器失灵,需要经常更换“三滤”、火化塞,维修的费用同样不菲。而且有的加气站给的气量不足,在液化气中有大量水分存在,这会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北京的加气站比较少,到质量有保证的加气站得绕着三环跑多半圈,非常不方便,没办法,又从气改油了。“如果液化气的质量普遍能提高,我愿意用液化气,既省钱又环保”,袁师傅说。
记者还了解到,车辆自身也为石油液化气推广带来一些问题。原因是,北京市目前使用石油液化气作为燃料的出租车,基本都经过对汽油发动机进行改装。由于石油液化气的特性,会使单位体积燃料的效率降低。比起原汽油发动机所产生的动力来说,动力性会降低。这就是出租车司机常说是用气“没劲儿”的原因。
气站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用气过程中的车辆的问题,并不完全是由气质产生的问题。现在许多夏利出租车都已接近报废的年限,而且从燃油发动机改装成燃气发动机,肯定不好用。应该在车辆一生产的时候,就设计成用气的,这样应该可以降低车辆的故障率。像索纳塔出租车,只能用气,据我了解,车况非常好,也不存在那么多的故障。”
也有专家指出,燃油车改装成燃气车后并没有达到低排放环保目的。由于燃油和燃气对发动机的要求不同,燃油改燃气时要求各方面参数,如点火能量等须与发动机工作性能进行优化匹配,但目前技术力量尚达不到这种优化,因此,燃气不能充分燃烧,无法保证改装后的双燃料汽车的排放达到环保要求。
虽然索纳塔出租车使用石油液化气的车况比较好,然而司机同样有自己的困扰。一位开索纳塔出租车的司机说:“如果不是索纳塔出租车只能使用液化石油气,我一定改用汽油。加气站太少,加一次气要跑很远,这还是在市区里。如果有去郊区或者更远一点的地方载客,我就更不能去了,郊区和外地根本没有加气站。”
据了解,北京目前现有的加油加气站分布局并不十分合理。北京市加气站共有37家,每个行政区平均约有4~5个,大部分加气站建在三环以内,而对于在运营中的两万多辆可使用液化石油气的出租车来说,这个数字太少了。有专家指出,相对于北京的城市规模,至少需要100家加气站才能基本满足需要,而在政府部门大力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燃料的车辆时,配套设施的建设却没有能及时跟上,这也是推广液化石油气的障碍之一。
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