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租车换型原本是小事一桩,居然闹得沸沸扬扬,全国注目,这可能是北京出租管理部门所始料不及的。
单从数字看,北京市总共不足7万辆出租车,仅占全市230万辆机动车的三十三分之一,10万多名出租车司机,和全市1400多万常住人口相比,也显得微不足道,何况以这些人的社会地位来说,也没有什么话语权,还不是要他们怎么样就得怎么样,多年来,不是一位处长就把他们管得服服帖帖吗?作为事主的另一方出租公司,长期以来和管理部门接成的利益联盟,更是牢不可破,怎么会在这件小事情上搁了浅?
最近,中国青年报举办了一次“出租车换型研讨会”,出席人员之踊跃,出人意料。有关专家、出租公司、司机、市民和生产企业代表,无论来自本市还是外地,都是提前早到,而且自始至终没有一人退席,发言踊跃,慷慨激昂,引出了北京市出租换型折射出的多个重大话题。大家认为,北京是全体市民的北京,也是全国人民的北京,北京的出租车换型对全国具有引导性,而出租车的换型,对轿车进入家庭,同样也具有引导性,不能轻率决定。
北京出租管理当局提出的换型理由,是树立北京国际化大都市形象,迎接2008奥运会,庄严而又重大,但是大家却用“勤政爱民”、“科学发展观”,将它予以解剖,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本质。
首先北京给出租车的定位就值得商榷,北京出租车管理处处长梁建伟公开宣称:“北京市的出租车并不是为工薪阶层和全体市民服务的”。请问剔除了“工薪阶层和全体市民”,还有什么人要“梁建伟们”为之服务呢?没有了“全体市民”,还有你们何用?我们可否把梁建伟的“全体市民” 理解为“普通市民”?就是不包括官员和富豪。看看现实中,专车队队门前站,官员和富豪会去“打的”吗?其实官员和富豪也是在“全体市民”之列的,奉劝梁建伟们,应当端正自己的服务思想,思考一下什么叫“立党为国,勤政为民”吧。
大家指出,中国还处在轿车进入家庭的起步阶段,相当一段时间里,也只有少部分有钱和有权的人,出门有公车、私车代步,而出租车主要是为“工薪阶层和全体市民”服务的。有专家进一步指出,道路是城市的公共资源,属于全体市民所有,就应该为全体市民服务。如果只为少数人服务,有必要允许大量出租车在道路资源极为紧缺的市区穿梭行驶吗?
当前在北京,也是在中国所有的大中城市,对出租车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有钱的人,可以报销的人,自然愿意坐高档一点的车;钱少的人,或者是穷人急需的时候,可以坐便宜的车。社会上人群是有贫富之分的,消费也是分层次的,宾馆、饭店、商场等,无不有高中低档之分,出租车怎么能整齐划一只要一个标准呢?有钱人绝对不应该把穷人的消费看作对自己视觉的污染。奥运会只开一个月,出租车可要开6年。再说就是开奥运会时,到北京来的也还是中国人占多,出租车主要还是为中国人服务的。再说,难道不开奥运会或者开完了奥运会,我们就不过日子了吗?
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国情、民情来办,不要动不动就拿“国外”说事儿。中国的事情很复杂,“国外”的事情更复杂,谁都可以从国外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例证来。
其次北京市出租车换型程序上也有问题。一个城市需要什么样的出租车,应该由坐车人说了算,也就是说由市场来决定,而不应当由不需要出租车的官员们来做决定。官员们应该到市场上去看一看,什么样的车受打车人欢迎,出租司机喜欢开什么样的车,制定一条符合市场规律的,科学、透明的规则进行。不要神神秘秘,招引生产企业到管理部门“公关”,搞得企业团转,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还没有结果。企业反映,为了进入北京出租市场,就象进京赶考,就算满腹经纶,也不一定能考上,因为不知道试题是怎么出的。
在观念上北京出租管理部门也应该更新。有专家指出,什么样的“面子”是值得尊敬的,炫耀性的消费观是否应当提倡?中国富人有用金名片的,价值万元;而日本(对不起,我们这里也在用国外说事,)有人用的却是再生纸做的毛边名片,哪个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可持续发展?
中国缺乏能源,整个世界都在闹能源危机油慌,原油产量不会持续攀升,只有价格会持续攀升,国际原油已经突破每桶55美元。中国以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将要受到能源的制约,我们能不树立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吗?温家宝总理访美时讲过一段话,大意是说中国有13亿人口,再小的问题乘以13亿,就是个大问题,再多的财富除以13亿,就成了小数目,这话应当作为我们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决策时的指导原则。
再说,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功率大不一定非要排量大,空间大不一定非得车身长。小排量可以达到大功率,而发动机摆放位置的改变,就能把有效空间放大。至于车的安全问题,是由设计、制造技术决定的,并不与排量和车身长度划等号。而大排量肯定多耗油,多污染。
大家反映,这些年来,北京出租管理部门可没有给出租车少找事,脑袋一摸就是一个主意,一会要求统一装防护拦,不仅破坏了车内的美观,还占据了车内空间。一会又要求装卫星定位系统,装了又没有用,都是白花钱。要求改装液化罐,加汽很困难,旧车子还没法处理。一个个主意都加重了出租经营者的负担。
我们感到,北京出租行业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管理体制。由于北京出租业实行市场“准入”和“禁入”,出租车的经营权变成了紧缺资源。出租管理部门以文件形式,将广大司机花重金“买”来的经营权收走,无偿交给出租公司,有经营权的公司,通过“风险抵押金”和“车份”的方式,无偿地占有司机的劳动。据有关人士保守计算,仅此一项,5年时间至少将司机们57亿元收益转移给出租公司!现在北京绝大多数出租司机的生存状况相当恶劣,迫于生计,不得不一天从事十几个小时的营运,有的司机干脆去开“黑车”。据称,目前北京有黑车司机上十万人,与合法司机几乎是一比一。
北京出租司机已经被边缘化,正在由一个高收入群体,演变成困危群体。对于北京出租司机收入微薄问题,管理部门归咎于车的档次太低、车价太低。司机们说,为什么过去开10元钱10公里的“面的”,1个月可以挣到6000元,而如今开3公里起步价10元,每公里1.6元的捷达、富康却难以养家糊口?
现在北京出租司机和出租公司的关系十分紧张,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对出租市场的分配不公问题,如不能予以公正解决,一个可能是爆发大的冲突,一个是会将更多的合法司机撵到“黑车”队列中去。
北京出租换型引发的这些重大话题,个个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