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五菱悬疑降价背水一战 奇瑞独臂抗衡域外拓疆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5日 09:34  南方周末

  上汽通用五菱此番在微型车领域狂降1.6万元,背水一战,除了清理库存的需要以外,对付奇瑞QQ应当是最重要目的

  微型车市场突然风雨大作。9月23日,上汽通用五菱公司旗下微型车SPARK宣布大幅度降价

  0.8升手动挡SPARK价格为4.58万元,降1.6万元,降幅几乎达到40%;此外,自动挡价格为6.28万元,降价1万元。而此前一天,奇瑞在上海声称即将推出自动挡QQ。

  10月10日,奇瑞宣布,其新上市的自动挡QQ价格为62801元,比SPARK高1元。

  巧合的是,几乎与上汽通用五菱宣布降价同时,业界传出上汽集团和奇瑞正式分手的消息。9月30日,上汽集团发布正式声明,将原持有奇瑞20%的股份无偿划转给奇瑞原股东方。至此上汽与奇瑞再无半点干系。

  眼下,奇瑞压力巨大。这边厢,旗下销量最大的车型QQ面临上市以来最大的冲击;那边厢,面临公开与上汽分家的各种可能的压力。

  奇瑞正在寻求化解之道。

  充满悬疑的降价

  此次上汽通用五菱的降价来势凶猛,大抵刷新了微型车一次性降价的记录。上汽通用五菱的志向是“要夺回该级别车的市场领先地位”。

  而这个领先地位原本被许多人想当然认为是上汽通用五菱应该拥有的。去年,上汽通用五菱引入了通用所收购的企业韩国大宇一款经典微型车,试图大展宏图。谁曾料到,上汽通用五菱的车尚且未诞生之时,相近的奇瑞QQ在2003年6月宣布上市。半年之后,上汽通用五菱的SPARK才上市。同时,0.8排量的SPARK比1.0排量的QQ还要贵1万多元。令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大为光火的是,QQ与上汽通用五菱要生产的SPARK外观几乎无法分辨清楚。

  至此,QQ凭借价格优势和先发优势,出尽风头。SPARK无任何还手之力。到目前,QQ销量已达到7万辆,而SPARK销量不过6000辆。QQ也成为奇瑞最成功的车型,为奇瑞立下汗马功劳。

  从此,奇瑞和通用结下了恩怨。通用汽车开始屡屡发难,声称奇瑞公司有侵权之嫌。有消息人士透露,通用收集了大量材料,曾经试图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事。但最终没有动作。此外,据称通用汽车也通过其他途径如政府方面试图给奇瑞压力,但也无功而返。

  奇瑞和通用外观侵权这桩公案一年多来,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双方的口水战不断,难辨是非。直到9月7日,中央有关部门正式表态,了结此桩纠纷。

  是日,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办公室主任、商务部副部长张志刚称,通用汽车公司关于奇瑞公司QQ车型侵犯其SPARK车型外观设计一事,依照中国的法律和外方提供的证据,无法认定奇瑞公司侵权的问题,也不能认定奇瑞公司存在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官员也表示,根据中国以及各国通行法律来衡量,奇瑞公司没有侵犯通用汽车的知识产权。

  当是时,奇瑞大有扬眉吐气之感觉。岂能料到,10余日后,上汽通用五菱施出重手,令奇瑞陷入为难境地。

  9月中下旬,奇瑞和上汽正式分家的消息尘埃落定———奇瑞汽车在新车申请时使用了奇瑞汽车公司而非上汽奇瑞公司。而此事再次引发市场对奇瑞和上汽之间关系的种种猜测。

  2000年底至2001年初,在轿车生产限制严格的背景下,奇瑞公司当年为了拿到轿车生产许可证,由地方政府之间相互协商,无偿划拨20%的股权给上汽集团。奇瑞至此才有了轿车生产权限。尽管是名为股东,但上汽集团并不参与分红,也不参与管理。

  众所周知,奇瑞后来发展迅速。于是,上汽试图谋求实质性的股东地位,并希望能够控股奇瑞。但奇瑞显然拒绝了上汽。于是,双方相处并不愉快,分手成为定局。

  业界普遍认为,奇瑞在投靠上汽的时候,上汽在零部件配套方面给奇瑞支持。因此,在双方分手之后,业界人士认为,此举或许对奇瑞的配套体系有一定影响。

  事实上,奇瑞数年快速发展,在零部件体系上受上汽节制已少许多。分手带来更大的影响是,上汽以及旗下合资企业可以名正言顺打击奇瑞———此前毕竟多少有些血缘关系。此说有例为证。德国大众曾经认为奇瑞使用了大众的配套体系,试图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上汽从中斡旋,帮奇瑞了断此事。而通用对奇瑞一直隐忍不发,一个因素是碍于上汽。

  或许是巧合,上汽通用五菱就在这个当口大幅度降价,最大的降价幅度是1.6万元。但此次降价大有悬疑。

  作为微型车,利润原本不高。某生产微型车的厂商高层称,微型车利润不会超过5%。况且,SPARK产销量不大,同时一直有60%以上进口部件,短期内成本无法降低乃事实。

  因此,0.8排量SPARK无论如何,也不会有1.6万元的降价空间。可以料定,此次降价必定是亏本,而且不是一个小数字。

  亏本销售可见上汽通用五菱此番在微型车领域欲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除了清理库存的需要以外,对付奇瑞QQ应当是最重要的目的。

  但问题是,上汽通用五菱是否能够支撑住此次降价。一份财务资料显示,去年上汽通用五菱的税后利润不过1.38亿元,净利润率不到3%。今年车市冷淡,利润即使增加,当不会翻番。那么,如此大幅度的降价后,如何保证维修服务体系的正常运转,恐怕将是上汽通用五菱解决的首要难题。

  能够解释的理由或许只有一个———迅速清理0.8排量的SPARK库存,树立口碑效应,为即将上市的1.0排量作敢死队。上汽通用五菱9月末称,1.0的SPARK将在11月上市。这个排量的SPARK必将成为上汽通用五菱的新希望所在。但如何定价,不仅将考验上汽通用五菱,也将考验奇瑞汽车。

  对奇瑞更大的考验可能将接踵而至。奇瑞又将如何化解应对?

  奇瑞化解之道

  作为上汽通用五菱的股东,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显然对此次降价达成了一致。如此看来,上汽和通用在对付奇瑞上终于有了共识。这可能意味着,奇瑞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恶劣。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自主品牌企业,奇瑞近年来的努力和成果为人瞩目。科技部一位高级官员称,奇瑞是汽车自主研发的好榜样。而这个榜样眼下左奔又突,寻求更大的生存空间。

  对于奇瑞而言,不仅通用,上汽也是大家伙。在越来越残酷的竞争中,奇瑞受到更多的打压在情理之中,完全符合商业逻辑。

  上推两年,车市放量增长。各家厂商依靠新增市场已经能够过上好日子。但在未来,竞争态势将演化为必须蚕食对方市场才能生存发展。事实上,眼下情形就已如此———市场呈现此消彼长的局面。

  各大合资企业将有更高的市场集中度已成趋势,中国汽车市场将成为豪门盛宴。换言之,市场格局将类似大树底下,寸草不生。这意味着,将有厂商被淘汰出局。而首先面临厄运的或许就是国内的小厂商。

  因此,对奇瑞而言,如何在越来越狭窄的夹缝中图存发展,需要大智慧。奇瑞的一些做法大致显露端倪。事实上,在国内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奇瑞在国外正在高歌猛进。

  从去年开始,奇瑞公司的前副总经理现任董事长的尹同耀就开始花大量时间在国外转悠。奇瑞成立了国际部,招揽各方人才,准备走国际化道路。

  接着,奇瑞在伊朗建厂,在叙利亚出口的消息逐渐传开。9月末,奇瑞又把车卖到了埃及。奇瑞公司所在芜湖开发区附近的一家酒店,随时能看到穿着奇瑞工作服的人和外国人在一起谈笑风生。有熟悉的人说,那多数是奇瑞国际部的人和经销商。

  奇瑞的国际化道路并不空洞。其试图把车卖到国外或在国外建立组装厂,谋求另外一条道路,以便能够与国内市场互相扶持,不至于一条路走到黑。目前,奇瑞出口建厂的地方通常是跨国公司巨头们力量相对薄弱的市场。在那些市场上,奇瑞公司受到了相当的礼遇和捧场。“他们把奇瑞看成了1970年代的丰田和1980年代的现代,因此有很多人看好奇瑞的未来,愿意卖奇瑞轿车。”奇瑞公司高层说。

  在叙利亚市场,奇瑞的经销商已经建立了21家专卖店,今年有3000辆的出口,明年料定超过1万辆。奇瑞给当地的经销商带来了滚滚财源。东方之子价格卖到了3.7万美元。除去关税,利润率超过了国内市场。

  伊朗的组装工厂也开始生产。10月份,除了出口1000辆到伊朗外,又出口了1000套KD件。另外一个组装厂也谈判完毕,准备建设。伊朗市场也相当庞大,大概每年有100万辆。但该国车多为低档车,“有一次,在伊朗的路上,我看到一个人翻开盖子在修车。里面的配件可以说惨不忍睹,简陋之至。这种车越多,奇瑞就越有机会,”奇瑞高层看起来很乐观,“奇瑞有能力生产价格相当、但质量和配置却高很多的车。国外巨头做不到这点。”奇瑞希望两年内在100万辆的市场中分得4万辆-5万辆。

  上月末,奇瑞出口埃及。在欢迎仪式上,中国驻埃及大使以及一众外交官悉数到场。开罗的经销商和奇瑞签订了明年6300辆的包销合同。首批1000辆车已经发货。

  根据眼下形势判断,明年奇瑞的出口量包括KD件将达到6万辆。这将给奇瑞带来丰厚的利润。同时,奇瑞在另外一些国家建厂已经结束谈判,能够收取不菲的技术转让费。近日,奇瑞和一个国家的厂商谈判时,技术转让费达2600多万美元。

  发达国家也有厂商来与奇瑞接洽。欧洲一家厂商拿着设计图纸希望能让奇瑞代工生产,出口欧洲。那是一款小车。这类车在欧洲的生产成本过高,几无利润。奇瑞能够以低廉的成本加工生产。据了解,利润率颇高。

  事实上,由于发达国家生产成本高企,最低档车的生产已无利润。韩国车在前几年正是看中这样的机会,把便宜的韩国车卖到了欧美。而如今,韩国的生产成本也在上升。这给了奇瑞一个可能的空档进入。“汽车厂商生存最重要的是品质和技术。把车卖到国外还是在国外建厂,也是如此。”奇瑞公司高层说。在此种思路引导之下,奇瑞斥数亿资金建立了一个汽车研究院,投资数十亿建立了先进的发动机厂。

  事实上,奇瑞正在逐渐掌握更多的汽车技术。尽管很多技术是买来的,但经过消化发展,成为了奇瑞自有的技术。由于是买来的,因此很实用;由于自有,加上在中国生产,因此在成本上具有优势。这种思路,奇瑞可望在数年后能够大放光芒。国外合作伙伴愿意支付不菲的技术转让费给奇瑞。当然,相比与国际巨头合作,这笔费用还是很少。

  奇瑞也承认,海外市场存在相当的风险。短时间内,服务体系以及品牌建设还无法完善。同时,由于扩张很快,在人才的培养上,对于奇瑞也将是一个考验。

  尽管如此,看到这样一个自主品牌的海外之旅,人们期望能够在若干年后看到一个中国的汽车强势品牌。

  □本报记者栗源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要闻看板专题

车事评论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