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说法让人们听起来很“振奋”:世界重卡工业格局发生巨变,东风、一汽跻身世界前三。但笔者认为,断言“世界重卡格局巨变”还为时尚早。
关于世界重卡格局巨变的说法,来源于世界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和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的报告。该报告依据2003年世界重卡企业的产量排序得出上述结论。
中国重卡企业取得的成绩固然可喜,但笔者想说的是,他们还没有强大到能颠覆“世界格局”。
单就核心技术来说,无论是斯太尔系列还是解放、东风,我们都面临如何进一步升级的问题。而大功率发动机,稳定的驱动桥、变速器,舒适安全的驾驶室等技术,无一不是我们急需的。说细一点,油耗、动力性、可靠性、操控性、舒适性等方面,中国的卡车与国际名牌重卡的差距还很大。再往高端发展,越来越感觉技术欠缺,所以许多企业都准备合资。
当然,最大担忧还是来自市场。因为我们的企业充其量是“关起门”来的将军,产量几乎全部内销,而且所谓“重卡”其实很大一部分是“准重卡”(我国的重卡是指载重8吨以上的车型,欧美的重卡载重多在18吨以上)。
在中国这个有很强地域性特点的单一市场上,以“准重卡”拿下的名次,多少让人有些担心。因为随着曼、沃尔沃、五十铃、奔驰、雷诺、现代的加入,中国重卡市场正成为国际巨头竞相角逐的地方。有的跨国卡车企业甚至提出“要中国化而不是本土化”。“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进到中国,工作人员逐渐变成中国人,而“中国化”则是整个集团的重心往中国转移,是集团全球战略的改变。可以想见,中国重卡市场将不再风平浪静,一汽、东风们今后的日子也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好过。
在外国公司中国化的形势下,中国企业也必须要国际化,这个进程越快越好。而在这方面,我们的企业还很稚嫩。用某国外卡车企业人士的话说:中国卡车的发展还在低级阶段。在这个时候,任何的盲目乐观都是要不得的,企业应踏踏实实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目光放长远些,不要热衷什么排名。 邬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