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汽高额利润时代即将终结 欲押宝自主研发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0日 09:59  财经时报

  对于上汽来说,过去多年一直严重依赖两大合资公司分享高额利润的时代即将终结

  本报记者 陈映璇

  终结者

  上汽集团,中国最大的轿车工业基地。

  自从1952年,中国第一辆轿车“凤凰”诞生在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现在的所在地——嘉定区安亭镇,50多年来这里就一直是中国轿车工业的风向标。现任上汽集团总裁胡茂元从18岁起就进入上汽集团上海拖拉机厂,并已经在上汽集团的各级职位上度过了整33个年头。

  作为一个从基层逐步提升起来的管理人员,从1984年首辆桑塔纳在安亭车间下线,胡茂元亲眼目睹了上海大众的辉煌。此后,作为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的首任总经理,他又借鉴大众的经验亲身打造了上海通用别克的腾飞。

  但是,今天,胡茂元和上汽集团都发现自己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十字路口。而一个新的选择不仅关系到上汽集团的命运、胡茂元自己的命运,也关系着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走向。

  胡茂元要将上汽带上一条新的道路,而这条道路看起来有些荆棘丛生。

  在过去的10多年里,上汽的两大合资公司——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一直为上汽集团贡献80%以上利润,现在这部分利润正在被激烈的价格战严重侵蚀。

  2004年7月,通用和大众两大汽车巨头在中国正式宣布参与价格战,其各自的全系列车型都分别宣布全面降价,降幅达10%以上。

  对于上汽来说,过去多年一直严重依赖两大合资公司分享高额利润的时代即将终结。

  事实正是如此,2004年1至7月,国有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包括一汽、上汽、东风三大汽车集团在内的整个中国汽车行业利润,由上半年增长3%转为7月下降10%,这是多年来中国汽车业利润首次出现负增长。

  早在2003年初,国际投行高盛的一份研究报告,就为合资汽车公司在华的持续高利润敲响了警钟。高盛表示,尽管新车购买热使在中国的汽车合资公司利润连续多年创下最高纪录,但是,好时光或许已结束。因为由外国汽车制造商们造成的降价势头将使竞争达到白热化,并最终损害利润,预计汽车价格将继续下降,从而对效率不高的本土汽车制造商产生压力,并降低它们的利润率。

  没有人否认,上汽集团正是通过大众、通用两个合资公司并借助政府政策的保护实现其资本的原始积累的。据知情人士透露,自1985年首辆桑塔纳上市销售开始,上汽集团就获得政府特批:每辆桑车在基本售价基础上再多加2万元人民币作为上汽集团的技术研发基金。以目前桑车的全国保有量150万台粗略估算,这笔基金到目前已经积累到300多亿元人民币。这几百亿元的资金是百万中国桑车消费者为上汽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另外,近20年来,由于中国轿车持续紧缺,上汽集团通过投资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两个合资公司也得到了丰厚回报。资料显示,仅2003年,通用汽车公司通过其在华业务(主要企业为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就获得4.37亿美元的净利润。以中外双方50:50分配比例,上汽集团当年从上海通用的投资收益中在35亿元人民币左右,而它从另一个强劲的合资公司上海大众收回的投资收益也与此不相上下。据透露,2003年上汽集团80亿元人民币的总利润中,来自合资公司的就占了近90%。

  据专家粗略估算,近20年上汽集团从两个合资公司获得的投资收益,估算累计至少500亿元人民币以上,目前上汽集团的自有资金已是千亿元人民币。

  “凤凰”旧梦

  2003年6月,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600104)以自有资金3亿元人民币收购了上汽集团仪征汽车有限公司99%股权,后又增至100%。作为上汽集团自主品牌的主要生产基地,胡茂元希望到2007年,这里能生产和销售5万辆自主品牌的轿车。

  这是一个自胡茂元上任伊始就开始在手中打造的项目。资料显示:1999年4月1日,上汽集团仪征汽车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上汽集团占注资比例的67%,仪征市汽车工业公司占33%,2000年12月15日,经扬州、仪征两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同意,决定将仪征市汽车工业公司33%的股权无偿划转给上汽集团,至此,仪征汽车成为上汽集团名下全资子公司。

  这个位于宁沪高速公路边上,年产2.8万辆“赛宝”多用途轻型客车的制造厂,是上汽集团复兴早年的“上海”和“凤凰”轿车品牌的梦想之地。

  但是,仪征汽车多年来的表现差强人意。2003年公司净亏损9000万元人民币,2004年的目标是亏损不超过亿元。“赛宝”的市场空间显然十分有限。

  “赛宝,仅仅是块‘敲门砖’。”上海汽车(600104)总经理赵凤高在谈到仪征的亏损和前途时,毫不犹豫地表现出他的信心。实际上,上汽在押宝仪征,未来所有上汽工程研究院所自主开发的MPV和SUV等车型,以及上汽与国外联合开发的轿车车型等,都将在仪征生产。

  实际上,日前正在进行中的无论与韩国双龙还是与英国陆虎汽车已经和准备签署的合作协议,其内容本质上就是胡茂元要用上汽的资金购买这些外国汽车公司从设计到生产的全套技术,用做上汽自我品牌的自主研发。也许在5-10年内,在仪征这个不太为人知晓的基地,即将看到已经消失多年的“凤凰”或者“上海”轿车的身影。

  自主扩张

  30年前,不到20岁的胡茂元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奔波在浦东的家和虹口五角场之间的时候,他没有想到30年后的今天,他会面对着世界地图布局落子,他现在要做的是:坐着中国上汽集团自己制造的自主品牌的汽车驰骋世界。

  1999年7月,当胡茂元被上海市政府任命为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总裁时,一个艰巨的难题,也是中国汽车业不能回避的敏感难题,就摆在了胡茂元的面前。中国汽车市场80%的产能由外资主导,80%以上份额为外资品牌占有,几乎100%的技术研发能力是依靠外资给予。

  现任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张书林先生介绍,中国汽车工业自从上世纪80年代走上合资发展的道路以来,就是完全依赖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在最早签订的几家中外汽车合资企业如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雪铁龙等的合同书中写的都是:外方负责技术和财务,中方负责开拓国内市场。这就是中国汽车产业从上世纪80-90年代开始实行的“以市场换技术”战略。

  显然这个战略实施得并不完美。时至今天,外国汽车品牌的确占有了中国汽车业总产能和市场份额的80%以上,但是,中国自己的汽车研发能力仍然处于婴儿阶段。

  走过资本原始积累的上汽集团,准备率先去啃这个硬骨头。复兴一个已经失落多年的中国国有轿车品牌“上海”或者“凤凰”,无论对胡茂元、上汽集团还是中国政府来说,都已经成为一种责任和挑战。

  但平衡合资与自主研发并不容易。

  上汽与德国大众曾经就现有桑塔纳平台上开发属于上汽自己品牌的汽车达成过一个协议,但是,在上汽集团已经投入上亿元资金时,大众却有了反悔之意。逻辑很简单:“在这个平台上研究出来的汽车,最终是和我自己在同一个市场上竞争。”德国大众也是生意人,不会做这种搬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情。

  胡茂元的破题思路是:先让上汽走出上海。2002年起在胡主持下,上汽集团相继控股收购了江苏仪征、柳州五菱、烟台车身厂,又接收了原中汽总公司10%,组建了上汽北京分公司。2004年8月又传出上汽正在与江铃汽车和德隆系下湘火炬(000549)商谈收购江铃重卡和重庆重汽。

  再让上汽走出中国。自2000年组建了上汽北美公司、欧洲公司之后,2002年,上汽集团又相继成立了日本公司、香港公司。2002年10月,在胡茂元主持下,上汽正式参股通用-大宇,开中国汽车企业参与跨国重组的先例。2004年9月15日,上汽集团与韩国双龙正式签署了收购其54.9%股份的协议。同期,收购英国陆虎汽车公司至少50%股权的项目报告已经上报国家发改委。

  待这些收购完成之时,上汽集团将成为一个集轿车、商用卡车、商用客车、越野车等全系列车型的汽车制造商,并开始向全球汽车业的第10位发起冲刺。

(编辑:苏雨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要闻看板专题

车事评论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