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车》第六期--梦想中的汽车(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1日 09:11  
《车》第六期--梦想中的汽车(图)

《车》第六期封面

  为了保持自己的魅力吸引要求越来越高的车迷,汽车厂家不得不始终表现出自己永不枯竭的想像力。这些未来主义风格的先锋车型使生产商得以与消费者建立一种更亲密的联系。如今,概念车不仅被用来展示生产商的技术水平,同时也为未来的消费者提供厂家的试验性想法。让我们进入这个奇妙的汽车世界吧。

  "梦幻车"几乎已经成为一个过时的词汇,今天我们基本上只会说"概念车"。但其实"概念车"这个词不但缺少诗意,也不一定就比前者表达得更加准确,因为"概念车"的使命还是让我们产生梦想。的确,让我们产生梦想,可又不仅仅是这样。它同时也被用来分析我们面对新的风格理念的反应,而这些分析将决定概念车会不会成为未来的量产车型。有时候它也会为我们提供一种适应过程,适应即将面世的汽车在风格上的变化。此外,生产商也会将概念车用于别的目的,但这些用途并不见得会为人所知。例如在无法向车展提供什么新鲜血液的时候,就让概念车来作为人们的谈资吧。

  在有些情况下,作为试验的内容也可以仅仅是一种名称,这时概念车的使命就是让我们熟悉这一名称,因为它将被用于未来的量产车型。法国的雷诺公司就习惯于这一招数,像以前的概念车型的名称Megane和Laguna,如今已被命名到家庭轿车车型上,而它们与原有的概念车型则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有时候,生产商还会宣布,为了回应公众的积极反应,汽车将以小批量的方式进行生产,就像意大利生产商阿尔法·罗密欧不久前推出的优美的8C车型,它源自于1967年经典的33 Stradale。但往往这样的声明都只是一定程度上的谎言。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可以相信,阿尔法·罗密欧在日内瓦车展之前就知道它将生产这款轿跑车,公众的欢迎根本不起什么决定作用,只不过进一步确定他们的判断。证据何在?看看菲亚特公司吧,尽管它那可爱的概念车Trepiuno在日内瓦车展上激发了车迷的很大热情,但菲亚特承认基本上不会使其成为量产车型,这的确令人遗憾!而雷诺公司则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它的概念车型 Modus出现在三月的日内瓦车展上,我们当时已经知道它将在今年秋天上市,以迎接巴黎的世界汽车展。事实上,雷诺公司只是反其道而行之,将一种未来的量产车型还原为概念车,同时赋予一些美观上的外衣罢了。

  美国的概念车

  那么,最早的概念车型出现于何时呢?在20世纪30年代末,强大的美国通用公司就已经意识到,需要刺激购买者的欲望,来使他们常常更换自己的汽车。以此为出发点,通用公司开始有规律地更新车型的外观,并开始了"梦想车"的设计,以此来预先为公司的未来车型进行定位。这些车型的使命就是让未来的顾客产生梦想,同时使他们更忠实于自己的品牌,让他们想像这些车型终将有一天会面世。当时通用公司的设计总监Harley Earl设计出了著名的别克Y-Job 车,我们可以将它视为所有概念车的鼻祖。它革新的内容不仅包括了外形,还有与车身一体式翼子板,以及各种未来主义风格的组件。在20世纪年代初期,通用公司更是增大了梦想车的规模。它们迎来了极大的成功,通用公司通过组织名为Motorama 的巡回展出,让这些车型周游全美国各大城市,吸引了几百万的参观者。

  在这一时期,美国人还梦想着在宇宙空间的征服。通用公司负责风格设计的部门因此也设想出一些狂想型的原型车,车身能让人联想起火箭或者新式的喷气式飞机。1951年出现的别克Le Sabre就在50年代末的美国车中掀起了一种前卫的潮流:宽大的侧翼,反向立柱的全景式风挡,镁质车身,增压式发动机,特别是它的一些组件,像可加热的座椅,以及一旦落下雨滴就会即时关闭的顶篷。Earl也进一步展现了自己的设想,他设计出一些更加激情四射的车型(如Firebird),这些车型完全是受到了美国空军部队歼击机的启发,具有两个透明的驾驶舱,以及不可思议的火箭式方向舵,只差弹射座椅没有被采用了!

  1959年出现的凯迪拉克Cyclone则显得低调一些,它的前翼子板更为突出,形状类似于喷气式歼击机的鼻翼,汽车内置了防撞雷达,还配上了一个电控滑动的透明球体,以便于有更多空间能方便地按上座椅。在60年代,这些未来主义的原型车开始变得更现代化,因为出现了比Earl或克莱斯勒公司的Exner更为理性的设计师。他们更多的是从赛车上获得灵感,而不是从火箭和飞机上。为了推出Mustang跑车系列,福特公司在1962年展现给人们一款小型的欧洲风格的发动机中置两座跑车,而通用公司同时也推出了它的Corvair Monza,意大利著名的Monza赛道的名称被用在了一个未来的系列车型上。

  欧洲和日本的概念车

  欧洲大陆要等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才开始对梦想车产生兴趣。与美国不同的是,欧洲的汽车生产商显得更加谨小慎微,梦想车的实现是通过独立的车身制造商进行的。为了生存,这些制造商需要向生产商们证明它们的想像力,以此来获得生产它们量产车型的订单。Pininfarina,Bertone,Ghia 和 Michelotti都投入到这场狂热的竞争中,以期待福特、阿尔法·罗密欧、兰旗亚、大众、雷诺和标致等各大公司的垂青。在汽车造型设计方面,是意大利决定着欧洲的潮流!

  在所有的概念车中,最具象征意义的是60到70年代的车型,我们可以列举出Bertone制造的阿尔法·罗密欧的Carabo (意大利语意为"金龟子"),它那令人瞠目的楔形车身像昆虫一样放射着绿色的荧光,而车门也像是昆虫的鞘翅那样打开。同样令人惊叹的还有兰博基尼的Marzal,全玻璃侧面车身的车型此后被演变成量产跑车,只是在外形上收敛了一些。兰旗亚Stratos也具有类似的历史,它出现于1971年,高度仅有84厘米,需要从汽车前部进入车厢;它那完全楔形的外观也被沿用到此后采用法拉利发动机的Stratos赛车,后者在多项拉力赛上取得了传奇的成绩。

  在当时的各种车展上,也有一些仅仅以让观众梦想为宗旨的原型车,它们同样令人难以忘怀,如玛莎拉蒂Boomerang、法拉利Pinin和Pininfarina Mythos,还有ItalDesign的Nazca。后者采用了12缸的宝马发动机,出现于1991年。说起概念车,怎么能让人不提起宝马Turbo呢?它于1973年由法国的Paul Bracq设计(当时宝马公司的设计总监,为宝马品牌设计出了很多优美的作品)。这款概念车的特征就是它的蝶形车门和鬼魅般的橙红色车身,由它诞生了著名的发动机中置的宝马M1,后者虽然没概念车那样绚丽,但仍然是宝马的一大经典。更近一点的还有奥迪的轿跑车Avus,光滑的铝制车身,W12发动机,诞生于1990年。它是奥迪全铝车身的最早试验,此后又出现在A8和A2上。奥迪不断地开发出一些具有试验性的前卫概念车,如Rosemeyer,它是第一个重新使用战前AutoUnion公司采用的大型散热器格栅的车型,后来这样的格栅又被沿用到 A8W12和A6上,再近一些的奥迪Nuvolari则很可能代表了未来的奥迪轿跑车的发展方向,它是宝马6系的直接竞争车型。

  今天,我们还注意到概念车角色的某种变换,它在为我们揭示品牌未来发展方向的同时,通过一些非常接近于未来上市款式的车型,比以往具有了更加直接的商业化使命。像最近的克莱斯勒Crossfire,它是三年前概念车的演变,也同样是1987年出现的概念车Viper的延续,后者在投入生产前也花了三年的时间。在通用公司,最新的敞篷版凯迪拉克XLR则吸收了Evoq双门跑车的主要元素,通用公司在四年前在几乎所有的车展中展出过后者的概念车型。福特在2002年底特律车展上展出了它的GT40概念车,而此后GT车就投入了生产。

  所有的欧洲生产商几乎也是同样的发展趋势,像西亚特最新的Altea就在去年的日内瓦车展上作为概念车出现,斯柯达的Tudor原型车则与新的Octavia车极为神似。在2003法兰克福车展的欧宝展台,Insignia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这款采用雪佛兰V8发动机的轿车具有革新式的外形,它的使命就是为欧宝这一品牌开创未来。它会以小批量的规模进行生产吗?即使不是这样,我们也会很容易想像,在欧宝未来的车型中一定能找到它的风格特征,就像已经面世的新Astra那样。

  雪铁龙公司在推出它的C3 Pluriel之前,也尝试着在1999年推出了它的概念车,而且原型车就已经使用了这个名称。同样的经营方式也适用于福特和Ghia。在1999的都灵车展上,它们已经展出了小型的双门跑车Street Ka,它如今已经批量生产,在外形上几乎就没怎么改变。马自达也不例外,它凭着RX-Evolv在四年后推出了搭载转子发动机、对开式车门的RX-8。

  概念车与量产车的差别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就连日本的生产商也开始了转变。在今年的东京车展上,虽然依然具有充满了天才式狂想的概念车,但我们也能看到概念车上开始具有的实用主义倾向。概念车已经更多地成为一种市场武器,它的目的在于为顾客提供的新的空间。例如丰田RSC概念车既瞄准了运动轿跑车市场,同样也能够进行纯粹的越野驾驶,这使得它一开始就可以朝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展。变形与转换看来是没有限度的。

  以上差不多就是概念车的完整历史了。即便"梦想车"让位于"概念车",梦想也始终如……(撰文/Patrice Verg 编辑/博文)

(编辑:仝楠楠)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