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外资汽车金融公司:能否闯过四重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14日 11:17  解放日报

  2003年12月30日,国家银监会公布了首批获准筹建的外资汽车金融公司名单,上汽通用丰田汽车和大众汽车等3家外资金融公司榜上有名。消息一经传开,就在业内引起了反响。但同此前人们翘首以待的热情相比,此刻的反应似乎有点波澜不惊,在展望其推进市场发展将起到的作用时,不约而同地抱有观望态度。

  中国银监会一位负责人日前就此发表谈话认为,同国际同业相比,目前国内汽车金融领域不论业务种类、资信程度还是管理经验都比较落后,赶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努力所能实现。同时,中国汽车金融市场有其自己的特点,外资参与之初肯定会感到“水土不服”。因此,“指望依靠外资公司介入,立竿见影地提升中国汽车金融市场的质量是不可能的”,外资公司本身还有不少难题需要面对。

  初期业务如何拓展

  2002年,通用金融公司获利4.39亿美元,占通用汽车总赢利的55.5%。这充分说明世界一流金融公司的业务和赢利水平。但业内普遍认为,初到中国,一切可能不会那么顺利。上汽集团一位参与金融管理的高层人士对记者说,高额赢利须基于庞大的销售量、充足的资本和高效的资金流速。在中国车市,各家公司正处于市场竞争的初期阶段,除大众品牌之外,其余厂家的销售量都不算太大,只为本品牌为数不多的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将直接导致信贷单位成本的上升,使许多在海外行之有效的高成本业务项目无法在国内开展。

  另外,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政策不允许外资金融公司使用他们的“杀手锏”。比如在利率方面,依据央行的规定,汽车金融贷款利率上浮不得超过规定的30%,下浮不得超过10%,于是,在国外屡试不爽的低息甚至零息贷款在中国市场就没了用武之地。

  上海银监局一位管理人士还认为,此前,国内汽车金融服务的提供商清一色都是国有商业银行,没有一家是真正的汽车金融公司。由于二者所处地位和操作模式的不同,外资公司会猛然发现,值得借鉴的、来自中国同业的经验几乎没有,汽车金融公司要在中国开展工作,只能靠自己一点点摸索。因此,该人士认为:“要想在开展业务初期有所大作为,恐怕比较困难。”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技术经济部部长郭励弘,他认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外资汽车金融公司同国有商业银行之间将保持合作与学习的关系,而非正面竞争。

  资金优势难以体现

  毫无疑问,资金是汽车金融公司的命脉。从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的融资范围来看,汽车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有二:一是接受境内股东单位3个月以上的存款;二是向金融机构借款。显然,在来华初期,这两种方式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外资汽车金融公司的资金问题。

  上汽集团有关管理人士认为,外资公司的母公司在资金上肯定有优势,也会通过第一种渠道向设在中国的金融公司注入资金,但问题是,中国市场虽极具潜力,但具体情形尚不明了,“巨鳄”不可能斥巨资来中国“投石问路”。从目前各外资在华公司已拥有或肯定将会拥有的资金实力看,资金总量都未超过15亿元人民币,这大约只相当于国有商业银行两家分行一年的汽车贷款额,如此资金实力,显然无法掀起大浪。

  此外,外资金融公司也没有其他行之有效的融资渠道。国家银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督部主任高传捷认为:“从目前的条款来看,汽车金融公司不可能进入同业拆借领域,只能向各银行借款。”但利率因素又决定他们不可能借很多。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国刚认为:“一段时间之后,汽车金融公司的资金出口可能会是企业债券,但仍要视业务开展及政策面的情况而定。”

  风险防范值得关注

  2002年各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为761亿元,到2003年底,这一数字已经突破1800亿元。但是在汽车消费信贷高增长的同时,汽车消费贷款市场的金融风险也随之增大,这将是外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面对的又一道难关。

  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郭励弘说:“一些地区的车贷险平均赔付率为136%,个别公司甚至达到400%。从去年年初开始,保险公司开始退出车贷市场。目前,各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清查车贷,甚至暂停了车贷业务。”其实还有更严重的情况:某些省份为车贷清欠,有清欠员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某些省市银行和保险公司不得不安装

  GPS24小时跟踪贷款车辆的行踪;而在去年下半年各省市银行业清欠工作中,一个地级市汽车贷款资金“黑洞”高达数亿元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些问题都将成为外资汽车金融公司的新课题,对此,国家银监会的高传捷也表示担忧:“从目前看来,新成立的汽车金融公司防范风险的手段并不是很充分。”

  外资方面,福特财务公司的负责人也认为,在目前中国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个人消费信贷即使出现不还款的情况,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也不敢把车收回。从某种意义上看,在华经营汽车金融贷款业务的公司还缺乏预防金融风险的措施。

  高管人才何处寻觅

  外资汽车金融公司的另一个“硬伤”是缺乏人才。目前,筹建中的外资汽车金融公司都已向银监会申报了高级管理人员。但银监会在对申报材料研究后发现,这些所谓的“人才”大多是从银行界挖来的高管人员,还有一些是没有汽车金融贷款经验的财务管理人员,既懂财务管理、又熟悉国内汽车金融服务的双重人才少之有少。外方当然拥有世界级的汽车金融专家,但可惜他们不是中国人,不熟悉中国市场的特点和习惯。

  中国银监会高传捷在一次公开场合说:“银监会出台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当中,对汽车金融公司申报的高级管理人员有严格的要求,而从目前的情况看来,符合此类要求的高管人员非常稀缺。”他说:“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现有的人才是否是汽车金融服务公司需要的高级管理人才,还要打一个问号。” (允祺)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汽车金融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