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业:强劲增长掩盖了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3日 10:01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一如去年的强劲增长,一如去年的消费热潮,全年50多款新车下线,汽车企业纷纷扩能改造,圈外企业争相造车,汽车跨国公司大幅追加投资,宝马奔驰凯迪拉克等豪华车也将相继落户中国……与世界汽车市场的不景气相比,中国汽车市场实在是“风景这边独好”。

  加入WTO两年来,原本最不被人们看好的汽车行业,已连续实现了高速增长。继2002年汽车年产量达到325万辆,轿车年产量突破100万辆之后,2003年全年汽车产销突破400万辆基本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中国经济长远向好,汽车进入家庭势不可挡,让不少跨国公司对中国汽车市场都给予了厚望。通用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瓦格纳认为,到2008年前后,中国将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宗国旨英会长、大众汽车总裁毕睿德等也认为,中国市场的强劲增长不容怀疑。

  雅阁、飞度、凯越等新车要排队购买,索纳塔、千里马、威驰等新车上市一年就销售5万辆,还有行业内近30%的利润率,让国内汽车企业也喜上眉梢。

  但是,在不久前的一次汽车论坛上,原国家机械局局长邵奇惠却一语惊人:中国汽车产业尚处于亚健康状态!

  邵奇惠说,评价汽车产业健康与否,不能只用产量,不能只用速度,也不能只用利润,而要看是否符合科学规律和市场规律。那么,汽车行业的强劲增长到底掩盖了些什么?

  话语权的尴尬

   不久前,国外某知名媒体报道,在东京车展上日产总裁卡洛斯.戈恩在谈及日产中国战略时表示,在乘用车领域,合作伙伴东风的贡献几乎为零。日产方面后来就此作出了澄清,说这句话是记者杜撰,但从其背后,我们仍可隐约看到中国汽车工业在跨国公司心目中的地位。

  虽然,加入WTO两年来,由于国内竞争国际化趋势加剧,跨国公司相继加大了与中国汽车企业合资、合作的力度;虽然,在中国市场上,我们看到越来越多与世界同步的新车型、新技术;虽然,三大集团年销量和赢利能力节节攀升……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与跨国公司合作中,我们的话语权还不够强。

  由于三大集团等国内有实力的汽车企业早已全面合资,有些甚至选择了两个合作伙伴,迟到的汽车巨头,只能选择其他实力稍逊的企业。而这些企业为了能傍上“洋大款”,在高速增长的市场中分一杯羹,也纷纷降低谈判的砝码,于是,就出现了远比前些年中外合作底线宽松得多的合资协议。股比虽然还是50:50,可中方的话语权却打了折扣。

  话语权的尴尬同样存在于老合资企业之中。过去是为了上新车型、零部件认证等与外方争吵。现在,跨国公司之间竞争激烈了,外方主动提出新车型本地化生产,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广州本田等合资企业也都具备了零部件认证的能力。但是,话语权的纷争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延伸到更核心的领域。比如,在新车型定价、技术转让费收取标准、加快核心技术转让、培育自主研发能力等方面,中方对话语权的重视程度日渐提高,外方则希望继续占据主动,于是,矛盾渐趋尖锐。

  今年以来,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推出的新产品栽了跟斗。按说,外方应该给更了解本地市场的中方更大的权力。但遗憾的是,自信的跨国公司依然认为,在关键问题决策上还是他们更有经验。一家跨国公司总裁曾说过,他们知道远在异国,对中国市场不够了解,但会把更多本地化人才引入其中国公司,并进行出国培训,因此,车型、市场策略等具体决策还是由其中国公司制定。

  品牌、技术的短木板

  中方缺少话语权,说到底还是自身不够硬朗。虽然一年下来钱挣了不少,可产品最核心的品牌和技术都是拜外方所赐,别说50对50,就算中方控股,控制权还是在人家手里。

  也许有人会说,同样能创造利润和税收,同样能创造就业岗位,干嘛非得要强求品牌和技术呢?其实,持这种观点者并非不希望看到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强大起来,实在是因为补齐品牌和技术的短木板太难。与其耗费时间开发新品、培育品牌,坐等市场机会从眼前溜走,还不如“拿来”。

  诚然,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确实给国内汽车工业提供了成为跨国公司中国工厂的可能。但是,“中国工厂”与“中国制造”之间仍存在较大距离。单纯的加工厂,只是汽车产业链的一环,而且是利润率最薄的一环。我们有庞大的市场做依托,完全有可能为国内外用户提供汽车全价值链的服务。当然,我们必须在品牌和技术上实现突破。

  当前,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品牌和技术的重要性,除去奇瑞、华晨、吉利等自主品牌企业之外,上海大众等也开始了自主品牌轿车的研发工作。目前,世界汽车工业格局的变化,专业化设计公司的兴起,让自主开发的技术壁垒不复存在。只要有钱,技术是可以买来的。但是,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流程的深刻理解,需要强大的项目管理能力,需要一批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而这些因素,不是短期可以补得上的。品牌更是如此,大把大把的广告费,只能提高产品知名度,美誉度的提高,需要在卓越的产品质量和服务基础上长年累月的积累。而目前我们的自主品牌企业,却多少透出一些浮躁。能否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是决定他们未来命运的关键。此外,如何规避知识产权风险,也是这些企业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政府的两难选择

   最近,关于汽车是否过热的争论见诸报端,对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若干争议,也成为企业界和理论界探讨的热门话题。其实,汽车产业是标准的竞争性产业,在国外,只需制定一个以环保、安全、节能等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的技术准入标准,至于谁有资格投资、如何投资、投资什么、是否过热等问题,完全交由市场去解决,政府基本不加过问。但是,在中国,政府真的完全撒手不管,却又不现实。放开还是管制,正成为政府的两难选择。

  说管制有理,论据是我国投资体制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目前各地高涨的汽车热,还带有明显的政府推动痕迹,从地方利益出发、缺乏对市场的深入分析、对投资后果不必负完全责任,让这些投资冲动难免带有盲目性。如果政府对汽车产业完全放开,可能会促生上百家新兴汽车厂,这显然不符合全球汽车工业兼并重组、规模取胜的潮流,结果很可能是银行坏账增加、金融风险加大。此外,对外资的控股、扩张趋势也不可不防。

  讲放开有理,因为长期以来对汽车项目的审批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提升主流汽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审批制直接导致汽车行业的竞争不充分,而没有竞争,就没有前进的压力和动力。近两年,汽车工业发展态势良好,其中就有吉利等竞争者的一份功劳。

  其实,政府在产业政策上的两难选择,还掩盖了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国汽车正在经历一个从汽车工业到汽车产业,再到汽车社会的巨大变化。而进入汽车社会,意味着汽车与环保、安全、能源战略、城市交通等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政府关注的重点,能否从汽车产业政策提升到汽车社会政策,是关系到汽车产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王政)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王政专栏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