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名称:汽车购买意向调查
调查时间:2003年第二季度
调查范围:中国汽车报读者群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有效调查样本总数:175
经济型轿车仍是购车主流
调查显示,在计划购车的人群中,大部分消费者选择15万元以下的轿车,其中10万元以下的是30%,11万~15万元的是37%。选择16万~20万元和20万~30万元价位的分别是9%和12%,选择30万元以上价位的只有5%。
从总体上看,经济型的中低档轿车是消费者的首选。这和其收入是紧密相关的。调查对象的收入分布在2000元~6000元/月的是56%,6000元~10000元/月的只占到10.2%,10000元/月以上的只有12%。这样的收入水平决定了消费者购车在未来几年内将主要集中在15万元以下的价位。
从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预见,低价车将引领轿车普及运动。近年来我国主张的“轿车进入家庭”,或者是国外所说的“汽车的大众消费”,它们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只不过前者更强调面向更多的、中低收入的目标消费者,当然,这个群体钟情的也是当前价位较低的轿车。在所有的调查对象中,收入在3000元/月以下的消费者占到37.1%的比例,他们对拥有一辆私车充满了向往,所钟情的主要是10万元以下的经济型轿车。
国内品牌知名度评价,丰田竟然名列第二
针对近期有购车计划的调查对象,选择其首选的品牌,被提及品牌达到30多个,其中提及率超过2%的5个。大众品牌总提及率达到17.2%,以很大的优势排在第一,丰田紧随其后,提及率为9.2%,排名第三的本田提及率为7.5%。有趣的是,大众刚推出不久的Polo提及率达到了2.9%,新车型的影响力不同凡响。
如果说已在国内汽车市场征战多年的大众品牌排在首位是顺理成章的事,那么刚进入国内市场不久的丰田汽车能紧随其后,排在本田等前面,稳居第二位,是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的。
2000年7月,丰田与天津夏利成立合资公司,当时,丰田会长奥田硕曾说:“大众在轿车生产方面在中国市场上领先我们不止一步,我们除了全力以赴之外,没有其他办法。”如今,丰田公司表示,希望占有中国轿车市场10%的份额,大众、通用这两个中国汽车市场的既得利益者,要当心这个新进的对手。
口碑是消费者购车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
当我们进一步调查上述品牌印象的来源时发现,消费者欲购车的信息来源主要是汽车杂志、报纸和汽车行业的熟人和朋友,所占比例分别是47.5%、41.7%和28.6%;汽车销售店和展厅、互联网、电视广告以及有关汽车的电视节目也占有一定的比重,而户外广告、非汽车杂志上的报道和广告的影响相对要小很多。由此可见,对消费者影响最大的是专业渠道的消息,如汽车杂志和熟识的业内人士,然后才是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非汽车杂志以及户外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可以说是十分微弱。
值得一提的是,除专业权威媒体的观点和看法外,汽车业内人士间对于某一车型的肯定会对消费者的最终选择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从调查所得结果看,可以取得不亚于广告的效果。一个质量可靠、服务到位、购买方便、对消费者认真负责的品牌,会在业内人士及广大有车族中塑造出一个良好的形象,这一良好形象又会通过他们被带给那些正准备购车的人。这种由身边具有专业知识的朋友处得来的信息,将是购车者做出最后决定的重要依据之一,毕竟对他们来说,身边朋友的推荐和介绍的可信度远胜于媒体上的溢美之词。在国内汽车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大汽车公司越来越热衷于广告投入的时候,如果企业可以多注重一下自己的企业文化,塑造出自己的一个良好整体形象,那么从长远来看,这样的企业可以在未来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税费过重和车价过高,使许多消费者驻足观望
调查显示,在所有的调查对象中,打算在一年内买车的比例达到了34%,但是,仍有超过1/3的调查对象至少要在两年以后才可能买车。从计划购车的时间上看,目前许多消费者仍在观望,不愿意马上购买。
消费者之所以观望的很大一个原因,是他们对目前的汽车消费环境不太满意,非常满意的只有1%,基本满意的也不过是31%,但是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达到了52%和14%。
在令消费者不满的因素中,税费过重和车价过高分别以81.1%和50.9%排在第一和第二位,然后是交易手续复杂(31.4%)和道路建设滞后(23.4%)。由于对于目前汽车消费环境的不满意,消费者更倾向于观望而不是马上购买,可以预料的是,消费者一旦感到汽车消费环境好转,他们的潜在购买力将很快转化成货币,目前的轿车消费市场大有潜力。
贷款陷阱和手续让消费者头痛
调查显示,在支付方式的选择上,调查对象中选择一次性付款的占到50%,选择银行贷款的只占到38%。而且在和收入做相关分析时我们发现,低收入人群和高收入人群选择银行贷款的比例都比较低,4000元~5000元/月的中高收入人群选择银行贷款的比例最高,达到了50%。高收入人群选择一次性付款主要和其高收入有关,可以不必借助贷款;低收入人群不选择贷款则主要因为如果要办理分期付款,无论是通过银行还是专业公司来做分期付款,低收入的消费者都要面对复杂的担保手续,房产证、担保人、户口簿甚至结婚证、收入证明等资料和抵押手续必须备齐,还要接受家访。对一个普通消费者来说,光准备这些资料和办理分期付款手续就够忙一阵儿的。更何况在办理分期付款的过程中,银行和分期付款各公司的要求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同,除贷款利息以外,诸如保证保险、担保费、贷款手续费、信用押金等等费用收取极不规范,消费者几乎无法弄明白哪个应该交,哪个不应该交;哪项费用是交银行的,哪项费用是给分期付款公司的,哪些费用是销售公司收的。尽管国家对于分期付款购车一直是鼓励的,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则,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消费者仍然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地位,只有任人摆布的份儿。
油耗超过价格成为消费者选车的首要因素
调查表明:被询问到什么是你选车时的重点考虑对象时,在调查对象中有75.7%选择了油耗,73.4%选择了价格,72.4%选择了安全性,67.8%选择了售后服务。
汽车的价格是很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由于燃油价格连年上升,使油耗成为汽车使用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消费者是买不起车,现在是买得起用不起车,对许多消费者而言,汽车的经济性已经越来越重要。
安全最受消费者重视
我们将车型性能的诸多方面分为2类,安全性因素包括ABS、安全气囊等;舒适性因素包括电动座椅、DVD等。
在问及对车型性能的哪些方面比较关注时,ABS制动系统、安全气囊和防盗报警装置分列前三位,选择的比率分别是83.6%、65.1%和61.2%,大大超过了电动座椅、天窗等舒适性产品,人们对于安全性的关注更在舒适性之上。
反观现在很多新车在推出时大打娱乐休闲牌,希望可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但如果在安全技术上不过硬,那么恐怕其他方面的努力都只能是白费。(本报记者楼聃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