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自助改装 个性化“装修”将成为汽车消费新理念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27日 10:16  解放日报

  上海大众GOL初一问世,消费者对其中一款“导入型”的议论颇多,认为它配置太低,缺乏个性。殊不知,汽车个性化的潜台词就是改装,厂家的用意正是只推出最基本的共性平台,留给买车人广阔的升级、改装空间,这也是当今国际汽车个性化消费的一种基本共识。

  3月份车坛最引人瞩目的焦点当属上海大众新车型GOL。它不仅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款两门家庭轿车,更重要的是引进了当今发达国家汽车消费的一种基本倾向:厂家只为新车配备共性化的基本配置,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彰显个性的广阔平台,而怎样改装、如何升级,则要取决于每位买车人自己的意愿。这在海外已经成为一种常识,而在国内却尚属首次,无怪乎许多人看了GOL导入型,立刻会对它“很不到位”的配置觉得接受不了。

  你想穿自己设计的衬衫吗?

  “你想穿自己设计的衬衫吗?”这是40多年前发达国家汽车消费圈里流行的一句话。那个时代的欧美汽车消费者认为,汽车制造商推出的新车型只能算一件最简单的白衬衫,它是件可以穿着的衣服,但没有任何特色可言。但消费者还需要彰显自己的个性化色彩,想要穿上经过自己改进的花衬衫。出于这种需求,人们开始对买回来的新车另行创意、自己改装。嗅觉灵敏的制造商立刻捕捉到了这一市场动向,从那时候开始,新车型的配置逐渐趋向于整车性能方面,例如ABS、悬挂、避震等等,把一些普通消费者无法升级改装的主要部件做精做细,并推出若干选项供人们选择。而对于汽车内饰和一些改装难度不大的配置,例如座椅、头枕、车灯、中控门锁等,则只提供最基本共性化模式,放手让大家充分发挥想象能力。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德、美等主要汽车制造国已经形成了实用型的汽车改装文化。人们的改装方向逐渐归并为三种:一是运动型改装,车买回来就得重新拆开,全面提升它的性能,包括加大马力、强化刹车、改进电路、重调避震、更换座椅等,为一辆普通的A级小轿车抹上浓浓的运动色彩。二是豪华型改装,把原厂配备( OEM )的座椅套剥下来换上真皮,为仪表盘和中控台包上桃木或是最新流行的碳纤维材料等,高档点的则在前排座椅背后加装VCD屏幕、把座椅改成飞机座椅,并装上航空用阅读灯。这些我们熟悉的国内厂家为消费者做好的事情,在若干年前的国外其实都是改装厂,甚至是买车人自己的活。三是实用型改装,包括加装天窗、中控门锁、卫星定位系统、车顶行李架等等,让汽车更具使用性、更贴近生活。

  国内理念落后50年

  然而,直到目前为止,国内消费者还没有形成以上这些习惯。许多人买车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美容店贴点花纸,对提升汽车品位和性能的改装却不感兴趣。在人们想象中,这些都应该是制造商们做好的事情,我们的消费者还处于以穿上均码白衬衫为荣的阶段。厂家也宠爱惯了消费者,把从里到外的改装活大包大揽了起来,GOL导入型所做的贡献恰恰就在这里。

  在国外,通常改装厂和私人用户的改装方向能为整车厂设计原厂配备方案( OEM )指明发展方向,OEM则把社会改装定型成为官方配置,二者相辅相成、不断提升。而在国内,整车制造商会小心翼翼地在产品说明书上标明“不建议私人用户改装车辆,如因此引起使用问题,厂家不承担任何责任”。由于我们的理念和改装水平还不到国外60年代的水准,这条警告的诞生也不无道理,但相信在德国人、美国人的眼中,这绝对是个笑话。在德国,只要你的改装经过了德国国家技术监督局( TUF )的认可,厂家就必须为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负责任。如产生纠纷,则可以到指定的行业管理部门进行仲裁甚至诉讼。

  可以想象,自从GOL开启OEM共性平台之后,类似车型会越来越多。人们已对一个观点达成了共识,那就是欧美用50年才走过的汽车个性化改装之路,在中国只要8至10年就能走完。现在国外每个品牌的汽车都有自己的固定改装方向,例如引领发动机先进水平的BMW更注重豪华内饰方面的改装,强调舒适性的BENS则更看重车辆性能方面的改装,以商务用车、官方用车定位出现的AUDI也开始渐渐重视向运动型方面发展。可以想象,在若干年后,所有中国制造的汽车品牌也都会推出类似GOL的共性平台,并找到自己的改装方向,从事汽车售后升级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将大大提高,客户和专业人士探讨改装汽车的情景将会越来越多。

  业内有句话,世界汽车有百年历史,中国汽车只学到后50年的工业辉煌,而没有前50年的文化底蕴———几乎每个德国家庭车库里的工具都会比我们一个正规修理厂更齐更多。共性化平台、性能升级、个性改装等等,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建筑在深厚文化底蕴基础上,急是急不出来的。或许在15年之后出生的中国孩子的眼里,改装个性化轿车会像现在人们修一辆自行车那么简单。(吴乐懿)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