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人们常说,中国的足球与汽车是一对不争气的难兄难弟,一个是总冲不出亚洲,一个是总长不大的幼稚工业。不过足球是幸福的,因为它有世界上最忠实的球迷,就是你踢得再臭,他骂你,可是心里还是爱你,痴心不改。而中国汽车却没有这样幸运,中国的车迷却总有“外心”,不仅买车喜欢进口的,连看车展没有国外公司光临,都觉得没意思,所以车展的主办者,常常要拉一些进口车销售商凑数,就是这个原因。现在世界杯十强赛,中国足球总算出了线,圆了球迷们几十年的梦,使得中国汽车更加尴尬。
我倒觉得中国汽车的不幸在自己,不是消费者的错。汽车厂家总是不跟消费者一条心,常常和消费者想不到一起去,有时候还耍点小脾气,和消费者较劲。他们口头也尊消费者为“上帝”,但车子卖不好,就抱怨消费者,不在自身找原因。说得“理论”一点,就是不知道珍惜中国这个潜在的大市场,对自己拥有的优越条件认识不足,有点“端着金饭碗讨饭”的味道。
当今生产汽车的要素缺什么?
资金,世界上有几万亿美元的游资,国内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4万亿元,找不到投资渠道,一卖国债,老百姓就起大早排长队。技术更是有钱就能买到,华晨、哈飞,请国外设计,不是都有了“自己完全知识产权”的产品了吗?我们认为,最稀缺的要素是需求,是市场。过去我们设高关税、搞配额,是保护市场。外国人压我们降关税,取消配额,争夺的也是市场。不然那些数一数二的国际大公司总裁,干吗一年几趟地朝中国跑?
中国是世界上最后一块汽车大市场,都说了十几年了,至今1年才卖200多万辆车,轿车更只有六七十万辆。一面厂家为大半生产能力放空着急,一面消费者为买不到适合自己的车苦恼。厂家只管生产自己的车,不问消费者的需求,也不在乎他们的感受,生产与需求是两条道上跑的车,就是重合不到一起。
最近与河南少林汽车公司总经理周聚民的一番谈话,颇受启发。产品在市场上谁用,要看清楚,找准市场定位,要和消费者想到一起。
说起他们造汽车,还真有点传奇色彩。原本搞印刷机械的他们,20世纪80年代初想买一辆双排座小卡。不料提车等了1个多月,够烦人的,谁知他们反倒从中受到了启发,看到了市场前景,立马转产上汽车。
创业之初,就是在河南省,正规厂子也没拿正眼瞧他们。
那些定点企业要么能拿到银行贷款,要么能和国外合资,都忙着铺摊子,上大型车、高档车,结果钱砸进去,车子并不好卖,出不来效益,一个个拖得筋疲力尽。而他们却看到,市场是个金字塔,底部最大,在度量自己实力,找准市场定位,专造跑400公里以内,用于县际交通的六米16座客车,供不应求,门庭若市。
那时候柴油价格不过是汽油的一半,用户提出要柴油发动机的客车,可以大大降低使用成本。许多厂子听了只觉得可笑,而且市场根本就没有车用柴油发动机。少林厂可不这样,用户要什么,就得生产什么。他们首创用船用低速柴油机,配五挡变速箱提高车速,虽然被一些专家所耻笑,但是在市场上却大受欢迎,还获得“星火计划”科技博览金奖。企业迅速发展,越做越大,产品出口亚非国家。当初瞧不上他们的定点厂,如今1个月卖的车还不如他们1天卖的多。
少林车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既浅显又深刻的道理:对市场,要爱护,要培育,还要善于发现,一句话归总,要和消费者一条心,否则自己永远没有发展机会。(作者:程远)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