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13年在经济软着陆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汽车业依旧保持向前和向上的态势,驱动这部机器的力量依旧,但是前进的方向在调整,速度在变化,我们处在技术和产业变革的十字路口,既然抉择不可避免,那么彷徨与困惑也必然产生。未来为何而来?未来以怎样的方式而来?是时候把目光从自身放眼外在,从产业放眼社会,从现在放眼未来。
汽车工业跟互联网一样,到了十字路口,需要我们做一些探索,让前景更清晰。
改变消费者看法。让自主品牌有差异化的定理,跟消费者生活思想结合起来
有两大困惑:第一、日系车的市场价值被低估;第二、日系车安全被误解!
以“新增长、新变局、新出路”为题,为2013中国车市望闻问切,开方引路
伴随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汽车社会盛景,背后的阴霾也悄然而至:交通、环保等日益凸显的矛盾,呼吸无处不在,雾霾如影随形,交通拥堵成为社会痼疾,给汽车业发展带来阴翳,同时引来深思:汽车业的未来在哪里?又将以怎样的形式呈现?我们共同雾里看花,拨云见日,勾勒未来汽车的轮廓。
由通信卫星的发展,智能交通的发展,提升智能驾驶,我们相信,很快的时间可以晋升到一个新的层面,这个新的层面会给汽车社会带来很大的变化。可以想象:当我所有的V to I跟V to V可以实现时,那汽车就会不一样,从汽车技术来看,相信人机界面这一块应该是越来越简单,非常地直观。[详细]
我觉得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就是未来一定会朝着三个方向去发展。第一个是汽车的电动化,会随着能源的驱动方式会发生改变;第二,汽车还是一个传统的行业,汽车仍是一个信息孤岛,它的责任就是把人从一个地方带到另外一个地方。车就是跟新的互联网技术结合在一起,车开始会变得更加相信息、娱乐,平台化,它承载的职能也在发生变化;第三,智能化,智能化是基于前面两者,就是基于它的电动化,互联网基础之上。[详细]
在汽车的未来里面,会形成这样的两个群体。第一个,因为汽车的高速增长,整个社会在高速发展的时候,环境遇到问题,能源遇到瓶颈。所以未来肯定有一批人要做材料学的研究,汽车未来真正能解决很多问题还是要靠材料学的颠覆性的变化。第二个,就是说以我们认为像苹果这样,汽车为什么还没出现这样一个格局就是应用技术。[详细]
我们,更想探讨的是汽车产业会变成什么样。大体上分两个层面,一个层面,就是说现在传统的汽车产业,节能、环保、安全,这一定是永恒的主题。包括电动化,包括安全方面的东西。第二个层面就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都在讲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度融合,这也是工业信息化部成立的主要原因。在我们看得到的未来,这种信息化、互联网的趋势,一定会让整个的汽车产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不只是体现在汽车产品方面,应该是整个的体现在汽车产业链。[详细]
源于政治,归于经济,日系车大起大落的市场表现,多灾多难的感慨,也为它的坚韧顽强所敬佩。在中日关系扑朔迷离的大背景下,日系车如履薄冰,逆境求生。踩着刀刃起舞,捆着炸弹鞠躬,应对变幻莫测的局面,揣摩微妙难解的泥淖,从不可知、未可知到仍可知的求索。
我很有兴趣参加这个会议,有两个问题非常困惑,愿意交流一下。想谈谈市场层面的问题,我自己很困惑。第一个就是日系车的价值被低估,市场价值被低估。就像在资本市场里面,可能它是一个非常好的绩优股,但是它在某一段时间里面价值被低估了。第二个困惑是安全被误解,大家普遍认为日系车不安全,这是我非常困惑的两个问题。[详细]
既然谈到叫日系车菊与刀,所以我觉得先从第一方面来看,我们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在中国消费者当中,就有一群人天生骨子里就是认同日系车的这种理念的。还有一部分人他就是认同德系车的理念。所以我认为在市场上很多人的意识,潜意识当中已经把它分成了两个阵营。第二个就菊与刀的问题,我认为日系在整个处理这件事情的问题上,是比较偏向于菊的这样一个概念,因为我觉得它是比较低调,比较柔和,比较附属一些东西来去完美解决这些东西。[详细]
日本的汽车在美国市场卖得非常好,是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个难以攻克的堡垒,他愿意花很大的精力去征服它。在中国有一个本土化的问题,其实日系汽车在中国的战略还是相对保守,包括有一次我问本田的一个领导,他说我们不是保守,是谨慎。但是谨慎就是保守。另外就是中国的消费者对于日系车有误解,比如我们的钢板薄,我们的安全性不够。但是我们不要去试图我们想改变所有中国人的想法。[详细]
为什么大家接受不了日系品牌的价值呢?我个人认为可能在04年、05年雅阁真的是很风靡的时候,那个时候对日系的认同度,这种技术的认同度非常高,包括4S店的导入。那个时候是跟你前一个时期,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度、认真度都是相关的。后来到07、08、09这段时间,这个确实是步伐慢起来了。在这个阶段大众提出来是什么,它的第一个市场方针是技术领先。它用这样的一个阶段,在技术、品牌不断的宣讲,中国大多数的消费者接受了它,认同了它,所有的东西我觉得都是相对的。[详细]
成功的模式有共通点,挫折和教训却各有千秋。自主品牌在弱肉强食的商业丛林,坚韧地探索前行。有“壮士断臂,顾全大局”、有“砥砺前行,蓄势待发”;有“背靠大树,集团作战”...都在各自擅长的领域率先突围,成本控制,技术研发,品牌提升,人才引进;自主品牌正在成为世界汽车异军突起的第三极。
目前吉利的品质不是问题,但是我觉得从量变到质变这个过程中间我们差不多马上就要进行一个质的变化过程中间,我的观点,不能掉以轻心。但是我们真的是充满希望,而且我们真的是从对汽车行业的认知中,从消费者的认知,到这个车子从工程开发到试验论证,基本上我们从手段、能力,到标准上都已经跟国际大品牌都已经差不多。还有一点很明显的原来汽车大品牌的零部件,现在完全不一样了,现在拼命来找跟你们合作。所以我们的品质提升的步伐也会越来越快。[详细]
我觉得2014年应该让我们自主品牌的消费者多一点自豪。我们也看了车展,确实今年的广州车展自主品牌表现得非常不错,车型也非常好。所以我是觉得2014年应该是能够作为自主品牌的2.0时代的元年。随着2014年开始,就像孙总讲的,我们自主品牌无论在产品上面,还是在体系上面,应该都有一个质的飞跃。当然这个背后也需要我们做很多的功课。因为消费者不仅要买品质,也要买你的服务,也要买你的面子或者形象,这一系列都是需要我们共同来努力。[详细]
我定义2013年是自主品牌突破年,定义个名字很简单,关键是背后有什么来支持它。根据我们刚刚发布的IQS新车质量报告来看的话,在去年没有任何一个自主品牌新车质量超越行业水平,今年一下有四个自主品牌,这不是单个品牌,而是集体突破。第二个,自主品牌的质量提升在这两年它不是单方面是全系统。[详细]
或许到2014年或者2015年谁再谈自主品牌的品质谁就是土包子。我觉得这是我的一个理解,就是说将来谈自主我们不再谈品质,这个不是问题。就像现在我们谈合资品牌,我们谈大众、中用,我们为什么不谈他们的品质,他们也有危机,为什么不谈。就像刚才程老师说的那个话题,是带有色彩,我们原来做得不足,所以我们今天还要谈这个话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