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正文

汽车强国战略的迷思

http://auto.sina.com.cn  2014年11月05日 16:12  汽车人杂志  安丽敏 字号:

  汽车强国战略的迷思

  从2009年我国汽车销量第一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的时候,“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说法就不断地被提起。

  在这样一个大的前提之下,关于合资、自主的争论屡见不鲜。 

  早在2003年,原一汽总经理耿昭杰回忆合资历史的时候,也提到过:“中国汽车的发展是合资企业在拉动。合资后,我们才学会了生产轿车。不合资甚至没有今天的中国轿车工业。但我们干了50年,干来干去还没有自己的品牌,什么都是人家的,等于说参加奥运会请的都是外国运动员。尤其是作为在汽车战线上干了50年的老兵,我们对这样的结果是很不甘心的。”

  他表示,现在合资走到这个地步并不是当初预想的结果。   在几家合资车企续约以及新成立的合资公司签署的协议中,无论是什么样形式的合资合作,我们的关注点永远都是“能不能换来技术”。尽管没有强调,但究其根本还是延续“市场换技术”的思维。

  对于究竟能不能换来技术,再度引发行业内的争议。

  今年9月份,中汽研主任赵航对《汽车人》表示:“30年到期了,汽车政策怎么就不能调整?我们没有必要墨守成规,30年完了再50年然后再100年,永远学习就意味着永远都不能自立。”

  赵航认为,国家应该让合资企业的总量控制在总体市场份额50%左右,为自主品牌留出适当空间,在把控住合资续约的门槛之外,也不能让合资车企无限制地扩产能。“总结我们改革开放30年,引进技术,引进外资的经验,它的历史地位作用我们得承认。但是到现在是不是还得引进外资?已经没有必要了。”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则认为,要将汽车强国战略上升至国家战略,政府要从根本上保证自主品牌做大做强,他告诉《汽车人》:“国家若想提升中国汽车产业,应该制定相应的措施来确保自主品牌、本土企业能够脱颖而出。但这种支持并不是金钱上面的支持,而是通过研究产业政策,拿出有效的税收鼓励办法来促进消费者接受自主品牌的政策。”

  倡导“汽车强国战略”推向更高层面的董扬对此看法相对中立,他表示:“我不认为中国汽车企业仍在迷恋、依赖合资,很多企业表现出一定的自主发展能力。另外从国家层面说,改革开放的方向不能变。二者结合起来看,合资企业的中外合作以后应该还要延续。在续的过程中,要有一些升级,让中方有更大贡献,也让权利和义务更加平衡。”

  无论是持什么样的观点,最终的指向都是需要政府站出来。不管哪个国家的政府,汽车行业遇到问题都不会置之不理。   众所周知的通用破产保护中,美国政府为新通用提供了301亿美元的破产融资援助,并持有新公司的60%股权,通用汽车一度成为“国有企业”,在通用恢复生机之后才从政府手中回购股份。

  目前正在处于欧债危机中的PSA也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在今年年初,东风和法国政府分别注资约8亿欧元入股PSA,标致家族旗下控股公司也将参与增资。此交易完成后,东风、法国政府与标致家族旗下控股公司成为PSA并列第一大股东,三方分别持股约14%。

  当然,今年以来,从政策层面,国家已经给予自主前所未有的利好,譬如公车采购、新能源补贴等,在5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上汽时还专门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但是,在一切似乎都在向着更好地方向发展的时候,此次高铁和汽车的权衡中,汽车显然处于弱势,这让人不禁猜想,汽车强国战略能否真正上升为国家战略,而且在当前透露出的讯息中,合资、开放的道路很难终止。

  一直以来,我们所能仰赖的只是“市场”这一要素,而在国家整体战略权衡中,这一点被频繁用来“交易”。政府是不看好汽车走自主发展的道路吗?如果不是,那就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统筹规划,因为我们的主力汽车企业大都是央企或者国企,政治的包袱一直与这些企业的发展如影随形,既然如此,政府就要切实负担起监管的责任,统筹中国汽车业的发展。

  就目前来看,在当前的状态下,无论是合资续约还是合资股比放开,汽车“国家队”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

  一位跨国车企高层曾经说过:“留给自主品牌发展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现在,相信这一感受已经有了更大范围内的共识。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自主究竟该如何发展?政府做政府的事,企业做企业的事,或许这才是终极的发展方向。

分享到:

(编辑:)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