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新浪汽车
选车

企业> 中、德、美、日 四国鏖战新能源专题 >正文

原创马斯克拜会万钢苗圩 电动车关税或迎改革

http://auto.sina.com.cn  2014年04月23日 17:43  新浪汽车  刘婧 字号:

  (新浪汽车讯 刘婧发自北京)在来京短短几天的时间里,特斯拉(TESLA)汽车公司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一刻也没闲着。在参加电视访谈、交付新车之余,他还分别于4月21、22日拜会了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和工信部部长苗圩。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会见埃隆·马斯克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会见埃隆·马斯克

  马斯克告诉上述两位中国部级领导,特斯拉未来将加大在中国的投资,特别是在超级充电站方面,特斯拉愿意跟中国政府和企业合作建设。同时,特斯拉充电站的标准会比较开放,帮助电动汽车在中国获得更好的发展。

  万钢在会面中透露,中国政府正在考虑电动汽车在税收方面的改革,比如在进口关税方面会有区别于传统汽车的进口,但具体细则现在还在制定中。目前,特斯拉进口纯电动汽车Model S与传统燃油车一样,需要缴纳25%的关税。

工信部部长苗圩会见埃隆·马斯克工信部部长苗圩会见埃隆·马斯克

  苗圩肯定了特斯拉取得的成绩,表示中国政府正在制定政策,帮助像特斯拉一样的企业进入中国,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在中国的发展。

  两位部长赞扬了特斯拉在电动汽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称其做到了很多传统汽车和电动汽车企业还未做到的事情,希望特斯拉的到来让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更有活力。他们还希望在电动汽车的成本有所突破,让更多的普通大众尽快用上质量好的电动汽车。

与两位部长的会面,让人重新审视特斯拉在华政府公关能力。在此之前,很多人担心特斯拉能否“搞定”中国政府。毕竟,在商业和政策环境上,中国与欧美存在巨大差异。作为造车新手,特斯拉中国能否维护良好的政府关系,对它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从本次会面看,特斯拉与中国政府的沟通进展超出外界预期。一般而言,跨国汽车企业全球重要负责人来华,才有机会与部长级别领导见面。特斯拉作为一家规模不大的新兴企业,其负责人首次来华就得到两位部长接见,可见其事先的政府公关工作已然做到位。万钢特意在会面时放出电动车进口关税有望改革的讯息,对特斯拉也算得上利好。

回顾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以万钢为代表的政府主管对特斯拉的关注可谓情有可原。在过去数年间,中国政府一直有意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并为企业提供高额研发、销售补贴。然而,很多车企犹如扶不起的阿斗,再多的补贴也没能让新能源汽车普及取得关键性突破。主管部门希望特斯拉这条“鲶鱼”的到来,能搅动中国电动车行业,让它变得更有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从目前公开的一些信息片段看,特斯拉得到的中国政府的帮助或许比预期中更大。有媒体报道称,去年年中,特斯拉入华产品3C认证已经完成。一度被视为特斯拉绊脚石的商标纠纷案,也在去年10月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机构的帮助不可或缺。

20139月期间,万钢和发改委、能源局前高层领导张国宝在出席某大型汽车行业论坛时,都专门提到特斯拉现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后者更是大篇幅称赞马斯克本人和特斯拉的商业模式。这不啻于在中国汽车业为特斯拉做了一次免费广告。之后,特斯拉趁热打铁,邀请中国不同政府部门官员赴美考察,加强与这些机构之间的联系,这为后来的马斯克来华拜访部长打下基础。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特斯拉一放出有意在华落地生产的风声,多地政府主管就不请自来,登门争抢这门生意。先有合肥市长张庆军率领江淮汽车负责人会见特斯拉集团副总裁吴碧瑄,后有上海浦东新区政府火速与特斯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大方支持后者在浦东金桥建立地区销售总部、销售体验中心,还约定特斯拉今后优先在浦东设立整车制造工厂。甚至有网友戏言外来和尚好念经,有关部门的表现犹如倒贴。

由此看来,特斯拉不光擅长病毒式营销,政府公关能力也令人刮目相看。马斯克说,特斯拉本身没有营销预算,明星、名人自愿购买是因为他们喜欢。与之类似,特斯拉在中国也没有花大力气去做政府公关,它自身的独特发展模式足以引发中国上至科技部部长、下至浦东新区的领导的关注,并主动提供政策支持。这种无招胜有招的营销、公关模式,恐怕会令很多同行羡慕不已。

关注的人还关注了 

分享到:

(编辑:刘婧)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
关闭
给这篇文章打个分吧!
很不错
确定
分享到微博
评分
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