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今天他们开玩笑的说,说要没处躲,躲在哪,躲到国家博物馆去,国家博物馆有专门的净化组织,为了保护那些展品。
主持人:一定要躲到国家博物馆,还有躲到沃尔沃里边。
李书福:躲到沃尔沃车子里面也是干净的。
主持人:潘总,你的SOHO现代城也可以躲吧?
潘石屹:我们之前盖的七八个项目没有任何的空气净化装置,我们好像从2010年才慢慢的开始做。
潘小川:国际上智能建筑有一个指标,要达到智能建筑。
主持人:潘教授,刚刚说到躲到国家博物馆,当然还可以躲到某个海里面,别的地方都不能躲了,就躲沃尔沃轿车里面了。
李书福:国家博物馆细度不会达到0.1吧?
潘小川:有要求的,因为要保护展出。
潘石屹:说到PM1我说一下,也是我工作的时候知道的,测了北京的PM2.5,其中PM1以下的占到80%以上。
潘小川:所以潘总现在真是专家了。
主持人:久病成良医了。
潘小川:我们奥运会期间,我们也发表了文章,我们奥运会期间跟国际上合作我们曾经测过北京市整个系列的颗粒物,从50个纳米到100、200纳米,有仪器专门测,不同的滤镜,我们发现确实刚才潘总讲的,实际上PM2.5细颗粒物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非常超细的颗粒物,占很大的比例,北京是200个纳米以下的颗粒PM1以下占了百分之七八十,那个时候测PM2.5北京是下降的明显,奥运会期间北京采取了很多措施,当时下降的确实很明显,但是超细颗粒物200个纳米以下的变化不大,影响不大,那些措施可能对超细颗粒物影响不大,而从健康角度讲,我们现在国际上也有这个趋势,越来越关注可能他们到另外一个水平了发现一些更细的纳米级的超细的颗粒物可能对健康的影响更大,比PM2.5可能还要影响大,因为质量浓度就很低了。
主持人:真是没处躲、没处藏了,太沉重了。
李书福:不是这样的,要躲、要藏我觉得还是有办法的。
主持人:躲沃尔沃里边。
李书福:沃尔沃是从PM0.1开始过滤的,人家是几十年一直在研究这个东西,怎么确保车厢里面的空气质量对人的健康是有保证的。
潘石屹:沃尔沃是德国的车?
李书福:沃尔沃是瑞典的。
潘石屹:国家博物馆是德国人设计的。
潘小川:系统的。
李书福:一定要从PM0.1开始。
潘石屹:还是要大家都行动起来,例如建房子,房子封闭了以后能不能过滤,我们不管走过的弯路也好、取得的经验也好有两三年的经验,我们应该把这些经验拿出来跟所有的开发商分享,哪个厂家的技术问题解决了我们就用哪个厂家的,其实费用深一平方米只增加了三四十块钱,并不高,可能别的开发商建他的房子的时候又有一些新的技术能够解决得好,我觉得碰到困难这个社会就是大家一定要齐心协力。
潘小川:刚才李董事长说的PM0.1沃尔沃,0.1就是超细颗粒物的界限,100个纳米就是超细颗粒物,肯定是有依据的。
主持人:0.1也好、2也好、2.5也好,从技术上能做得到吗?
潘小川:能做得到,技术上是能做得到的,可能也涉及到一个经济成本,我不太懂了,是不是太贵了?
潘石屹:最好是建房子的过程中直接就把这一段过滤的东西装到中央空调里面,是最好的,等建房子以后再改造,如果一家一户的买净化器成本又高、负作用很大。
李书福:比方我们喝这个水,其实都是很浪费的,你想想看这个水要过滤、要包装、要运输,还要拿到这儿来这么喝,本来这种东西轨道净化好以后随时可以喝,这是最节约的,这个方法是最浪费的,道理是一样的。土壤也一样的,很多人直接搞一块地种菜,其他的都被污染掉了,光是家里的一块地也是不节约的。空气也一样,现在一家一户搞净化器,其实是很不节约的,整栋楼改进更好,整个大气如果都改进了更好。车子的话,怎么保证车子里面不被污染。这些东西都不是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现在为了应对大气被污染了、水被污染了、土壤被污染了,都是大家采取自己保命的措施。
主持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都是很重要的问题。
潘石屹:可是没办法,这个时候已经污染了,水又污染了。如果我们就不喝瓶装水,就喝普通的自来水,你受不了。空气全都污染了,说污染了咱们就想办法治理外面的,其实汽车里面我们可以搞的先干净一点,要不房子里面先干净一点,没有统一的净化装置,就是买一个净化器也是一个办法之一,尽管不是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