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新闻版>行业动态>正文

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艰”“定”前行

http://auto.sina.com.cn   2012年03月14日 17:36   汽车纵横   字号:

  2012年1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上年年度数据。与全年国内销售1850.51万辆汽车,同比增长2.45%,国内市场进入平稳增长阶段相比,中国汽车的出口表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活力。根据协会统计,2011年,中国汽车企业出口81.43万辆,同比增长49.45%,比上年同期增加24.81万辆,占同期我国汽车整车增量的比例高达60.79%。其中,乘用车出口47.61万辆,同比增长68.26%,商用车出口33.82万辆,同比增长29.12%。这样的增长速度,着实喜人。

  2011年,可以说中国汽车企业的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了。除了出口数量保持高速增长之外,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投资设厂、收购相关资产等方面也获得不少成果。国际化已经逐渐变成了企业发展的一种长期战略行为,在各大汽车企业的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不过,当我们看到中国汽车走向海外取得辉煌成果的同时,不能忘记,这只是刚刚开始。展现在中国汽车企业面前的不仅有千里沃野,也有惊涛骇浪。

  中国汽车走向国际已成必由之路

  提起“国际化”这个词,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货物贸易、本土化制造、全球采购等等,但在一些专家眼里,国际化应该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从原本较为封闭的国内市场、技术、人才以及资本等环境下走出去,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丰富资源的过程。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历程表明,国际化其实一直贯穿于中国汽车发展的始终。前期,以输入产品、技术、资本、人才、理念等为主,自从中国入世之后,中国汽车开始了持续成规模地输出产品、资本等的尝试。

  2000年后的头几年,中东、北非、东南亚地区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首选。今天,俄罗斯、非洲、中东、南美、东南亚已经逐步成为主要出口目的国和地区。除了整车、零部件出口的货物贸易,中国汽车企业已开始资本输出的尝试。从上汽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开始,中国汽车在资本输出方面不断努力和尝试。上汽收购罗孚技术,北汽收购萨博前一代全套技术的知识产权,吉利收购英国锰铜、澳大利亚DSI变速箱以及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以及去年庞青年、庞庆华联合收购萨博汽车等等,这中间有成功也有失败。中国汽车产业的频频出击,足以让人们看到国际化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汽车国际化步伐稳健

  在2011年出口81.43万辆的基础上,今年,中国汽车还将继续扩大海外战果。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12年全行业出口可能会在105万~110万辆,同比增长在25%~30%之间;乘用车出口在55万~60万辆之间,同比增长25%~30%之间;其中,轿车预计出口40万~45万辆之间,同比增长25%左右;商用车出口预计45万辆左右,同比增长在25%左右。其中,载货车预计出口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20%左右;客车预计出口5万~6万辆,同比增长20%左右。

  这里除了市场选择准确和我国产品比较优势较强之外,有利因素不少。据协会的预测分析,首先,出口目的市场经济预期保持平稳增长,为中国汽车出口增长提供了保障。中国汽车主要出口目的市场如金砖三国、非洲、东盟、中南美这些地区的经济在2012年仍将会保持增长势头,保证了中国汽车出口的基本盘。第二,出口汽车品质不断提高,海外品牌建设工作的加强,为出口的持续增长创造了条件。第三,出口市场的不断优化,高端市场的逐步开拓,为汽车出口提供了增长空间。企业将加大对全球重点汽车市场的开拓力度,进入俄罗斯、巴西、印度市场的中国车企持续增加。第四,我国政府支持车企在海外投资建厂,将推动中国汽车向高关税市场出口的增长。为实现向高关税市场的出口,将有更多的企业进行海外工厂投资,政府的支持为企业向这些市场出口增长提供了保障。

  中国汽车企业也在多年的国际化道路上不断进步和提升。通过协会的调研发现,中国自主品牌整车企业都在积极开展海外业务,而且在很多方面可圈可点。在乘用车方面:自主品牌车企都在积极主动地实施海外发展,在小排量或中低端乘用车方面,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汽车产品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认可和欢迎。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城、力帆、江淮等都在逐步树立自己的海外品牌形象。在商用车方面,中国客车企业如宇通、厦门金龙联合等企业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已经开始向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出口。中国轻重型卡车如陕汽集团、北汽福田的产品都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青睐,特别在非洲国家,中国商用车产品已经成为当地市场的主流产品。

  当前,大部分汽车企业都制定了海外发展或国际化发展战略,有3年规划,也有5年规划。这些规划基本做到了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资金计划到位,有效地保证了企业海外战略的实施。这说明,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国际化步伐正从临时性、短期性和功利性向有计划、有步骤、有布局、有支撑的战略推进。特别是在营销布局和经销商体系建设上,他们大多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有的在海外建立了自己的分公司或者办事处,有的已经形成较为全面的海外分支机构体系,如奇瑞、宇通等。有的体系已经比较完善,如截止到去年,长城海外有712家销售和服务网点,力帆有265家,吉利有200家;宇通客车海外有64个服务站,43家经销商,自己投资了5个配件仓库和22个配件寄售仓库;陕汽进出口公司在海外有28个办事处,销售和服务经销商180多家,设置卡车4S店8个;有的企业还投资建立了自己的专用经销商管理软件系统,如奇瑞、宇通等。有的已经开始建立自己的独资总经销商或参股的合资经销商,进一步加强对经销商体系的管理。多家企业派驻海外的常驻员工已经超过100人。

  除了货物贸易,在海外投资方面,大部分出口整车企业已经开始KD、CKD方式进行海外生产。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海外直接投资,建立自己的独资或合资企业,如奇瑞在巴西、乌拉圭设立独资生产工厂,福田在印度准备投资20亿建立整车生产企业,还有很多企业开始设立了合资项目,逐步参与当地企业的经营、生产、销售管理;为真正的国际化经营打下基础。

  重重挑战不容忽视

  虽然发展现状令人鼓舞,但是,企业海外发展也面临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同一市场多家进入后低价竞争、售后服务差、不注意品牌形象,追求短期效益等现象频繁出现,恶性竞争现象的出现会严重损害刚刚发展起来的中国汽车海外业务。同时,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波动,一些国家也开始采取技术、标准、关税等方式的壁垒,阻碍中国汽车企业的产品输出。协会通过调查发现,中国汽车企业在品牌、网络、投资、管理以及文化融合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

  很多企业对品牌营销的深刻理解与对品牌内涵的深度推广和宣传还有待加强,缺乏将品牌内涵与产品质量、服务和经销商体系等有关工作统一起来的方法和意识,缺乏突出品牌差异化、个性化的思想和行动,容易导致最后的产品同质化而引发价格竞争。网点建设是销售和服务的基础,网点也是品牌宣传的最好载体,将网点建设全部委托给当地经销商,特别是多品牌的经销商,对于中国出口企业来说是承担了较大风险的。中国出口企业直接投资的步伐才刚刚开始,很多企业的KD生产方式主要还是依托当地的经销商和组装厂,没有中国企业的投资,中方只承担技术指导、质量监督等工作。这种方式虽然没有风险,但不利于中国企业在海外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利于中方积累海外管理的经验,形成自己的海外管理模式。中国出口企业在海外开拓市场时,往往面临文化差异造成的各方面问题。注重社会责任和中国式企业文化的输出,加强与当地传统文化的融合,从软实力方面塑造中国企业的形象,这也是国际化的重要部分,当前往往被自觉不自觉地忽视。

  国际环境的严峻性不容忽视。2012年国际形势将复杂多变,欧债危机蔓延,美国经济前景不明,人民币升值,中东等局部地区局势不稳定,另外,各国贸易保护进一步加强,贸易摩擦加剧,贸易保护主义以及新兴经济体高通胀率等共同使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增加。以上这些因素将导致中国汽车出口增速进一步放缓。

  具体来说,人民币升值,韩元贬值的影响巨大。人民币兑美元不断升值,汽车出口利润大幅降低,且价格优势丧失,将影响2012年中国汽车的出口。同时韩元兑美元的贬值,使韩国车价格下探,对中国汽车造成比较大的压力,加大了出口增长的难度。另外,多国市场法规趋严,排放标准上调。欧盟、泛欧市场法规越发严格,中国汽车产品符合性受到挑战,且上调排放标准,中国汽车企业在部分市场面临断档的风险。关税提高,贸易壁垒增多产生的影响更加直接。巴西等部分重点市场为保护本国汽车工业,提高汽车进口关税,对中国汽车向这些市场的出口造成较大影响,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当地投资建厂,加重了自身负担,实力较弱的企业只能退出市场。出口车企众多,恶性竞争加剧。此外,出口车企良莠不齐,中国车企在海外进行价格战,将严重扰乱市场,同时部分企业只顾出口数量不重视售后服务,将严重影响中国汽车在海外的整体形象。

  7项修炼的启示

  面对来自企业内外的各种挑战,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可谓不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通过调研发现了当前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中国汽车企业在生产管理、发展战略模式、市场品牌营销、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以及管理文化输出等7个方面需要进一步“修炼”。调查分析认为,真正制约国内车企走出去的主要还是企业自身、内部的原因。在上面提到的7个方面里,中国企业都落后国外汽车企业5~10年左右,有些还落后15~20年。并且,这些落后部分的改革都触及到企业的很多深层次问题,改革起来难度较大,进展会非常缓慢。部分企业对这些深层次的问题还认识不足,还存在盲目乐观,低估了真正做到国际化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有专家表示,中国汽车国际化不是单靠出口,单靠产品,单靠技术或者单靠成本,就能打开局面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汽车企业练好内功,依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扎实地把7项修炼做好,还需要进一步争取国家和行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当前企业意见比较集中的,在诸如应对国外关税及非关税壁垒、规范出口秩序、保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提供金融支持和物流支持等方面。(文 贾翔)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路宁宁)

评论(0)
分享到:
6.39K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