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新闻版>分析评论>正文

合资与自主仍需相克相生

http://auto.sina.com.cn   2012年01月13日 08:03   南方日报   字号:

  慷慨 “陈”辞    当前在鼓励更好支持自主品牌发展的同时,没必要对合资车企的发展给予太多的抨击。

  汽车业内近期似乎正在掀起新一轮的合资与自主“口水战”。在近三年车市的大起大落中,自主品牌明显落败,国际品牌占领了更多的市场份额,甚至连政策着力鼓励的1.6升以下小排量车市场,也被国际品牌占去了不只一半江山。

  当前的汽车业,追求更大的销量规模已经不是当务之急,这是共识。但在如何发展自主品牌上,存在明显分歧。如有论者严厉抨击:已经合资了30年,自主发展的锐气都被合资磨掉了,但还是亡羊补补牢,听任合资企业无限扩张。甚至责问:“那些赤胆忠心为跨国公司打天下的人,真的不怕晚年受良心责备?”

  但也有论者指出,中国汽车工业仍需要继续搞好合资。痛斥合资的罪状、说说气话对于发展自主品牌于事无补。

  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合资与自主并不是简单的亡羊补牢关系。一个共识是,合资在早期有合理性,因为引进了资本和技术,才推动了汽车业的快速发展。现在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因此没必要再着力鼓励合资,而忽视自主品牌。新的外商投资目录就体现了这一点,将整车投资从鼓励类中删除。

  但合资与自主更是相克相生的关系。一个事实是,如果没有引进那么多合资项目,促进了零部件产业的成型,以及培养人才,就没有后来奇瑞等自主品牌企业的发展。而也是因为低价自主品牌产品的出现,冲击了国际品牌的价格体系,使消费者受益。

  更重要的关系在于市场开放。正是因为市场的开放形成了充分竞争的行业生态,才能促进自主品牌的不断进步。相对国际品牌目前对自主品牌的抑制来说,市场开放更是一个根本性的生存问题。因为只有相克才能相生。

  因此,当前在鼓励更好支持自主品牌发展的同时,没必要对合资车企的发展给予太多的抨击。道德的原则在市场中也并不灵验。保持大国开放竞争格局,引导国际车企更多投入关键零部件的本土化,同时从政府采购行动、国企创新机制等内部因素方面,推动自主品牌的发展更是根本之策。

  市场开放是一条正道,虽风大路远,但总有到达目的地之日。

  陈志杰

(编辑:金伯翰)

评论(0)
分享到:
6.39K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