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正文

不必要的忧虑

http://auto.sina.com.cn   2011年01月20日 10:31   汽车商业评论   字号:

  许敏认为,现在大家谈中国汽车工业,只谈汽车工业,而没有意识到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交通拥堵了,你不能只是惩罚汽车产业,大家少买车,那怎么行呢?

  被称为中国汽车海归第一人的许敏现在在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干得如鱼得水。因为不在某一个具体的汽车公司做事,他现在对于中国汽车工业和市场也就有了更好的观察角度。

  2010年岁末,一个寒冷的冬夜,《汽车商业评论》记者在北京西苑饭店与他就中国汽车市场的极限问题进行了开放的长谈。

  以下是访谈节录。

  中国人的特殊消费心态

  《汽车商业评论》:就像美国市场到1700万台就到顶点了,2010年我们超过1800万台,中国车市这样的增速,你怎么看待?

  许敏:因为中国人的攀比心理还是很严重,你家里有我也得有,我可能不用,这实际上是东方人的心理,日本人也是这样,日本人家里有车但是他不用,在家放着。所以你油价高也没关系,我不用,你堵我也不怕,我还是得要一台车,特别是第一台车。

  那你觉得年销量的顶峰会到多大呢?

  我认为4000万台是顶峰。这已经相当不少了。实际上你们不要完全看美国车的成交量,因为美国有个庞大的二手车市场,美国最糟糕的那一年2008年,车市一下子开始降了,大概是1300多万台那样,但是二手车还是达到3660万台。美国一般买新车的人最平常是三年换一台,有的人是五年换一台车,但是买了一个二手车以后,可能保持不了两三年就得换车。

  在中国,我们一般都是买新车。我觉得我们的新车量世界第一,并不等于我们的购买力或者说我们每年的总销售是第一,因为是我们销售的基本上都是新车。

  实际上,中国的汽车一年到底卖多少万台是顶峰,很难说。可能我觉得要过五到十年,整个的市场都成熟了,有个很庞大的健康的二手车市场。可能那个时候达到某种平衡。

  但这东西还是很难讲,比如说有个人刚刚开始可以买车,他手中只有三万块钱或者四万块钱,他是去买个二手的桑塔纳(配置 图库 口碑 论坛)呢还是买个一手的QQ?在中国的客户面临这样的选择,在美国不需要面临这样的选择,因为没有一个新车这个价钱可以买得到的,这就是中国复杂的状况。

  中国有很多很奇怪的现象跟世界上不一样,年轻人也要买新车。在美国,年轻人根本不会买新车的,太便宜了。中国有个特色,年轻人从父母那拿钱,外国人是靠自己打工。还有一个就是说,中国年轻人还没结婚或者一结婚就要新房子,在外国,结了婚生了孩子都是住人家的房子,自己慢慢攒一点儿钱搞到头款才开始住新房。

  我在国外开旧车,一直到结婚的时候才买新的,前面我开了六七台旧车,美国的大学生全开旧车,有些家境好一点的开新车,一般都开旧车,很自然的现象。所以说中国这点年轻人有点不切实际,一下子就追求那么高。这就促进消费很厉害,是非理性的消费,这种消费对市场的影响会很大。

  有人说中国新车销售能够达到7000万台,我认为不可能。那二手车怎么办?

  他们讲7000万台的时候,我感觉到把二手车市场完全忽略了,以为未来的市场跟现在一样,现在二手车市场基本上可以忽略。

  5亿台车是比较靠谱

  《汽车商业评论》:这种想法忽略了二手车概念。那些车如果不消失的话,必然有个去处,人们不可能就不停地买车,买好几台,肯定没必要。

  许敏:我觉得中国人可能保有量可以达到5个亿。

  这是在其他限制条件不考虑的情况下?

  对,可以5亿。5亿台车是比较靠谱,基本上相当于每一千个人中有300台车,300台可以达到韩国的水平。日本大概有500台左右,美国大概是七八百台。所以中国达到5亿台车,可能在一开始相当一段时间以新车为主,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新车开始跟二手车平分,到最后肯定跟美国一样,二手车为大多数,新车为少量。最后肯定是三分之二是旧车销售,三分之一是新车销售这样的模式。

  目前年轻人买车主要靠的还是父母的支持,这个不可能一直这样下去。还有大量的年轻人没有那么多的存款,也没有父母的支持,但是也想消费汽车,那这个时候,二手车就有市场了。也就是说,现在买车的人叫他买二手车,他不买,但是还有好多现在买不起车的人,还在骑着电动摩托车呢,还没有进入到消费汽车的阶段。

  实际上如果不算限制条件,这个5亿台什么时候到达也是可以算得出来。

  对,大概可以算出来。到目前为止,前面十年的话,全国每年新车的增度平均是22%。今年(2010年)到30%多了。有的人说明年(2011年)要20%以下,有的甚至说10%。所以说,你要是按照20%来算的话,很快就达到5亿。

  我想到最后增幅肯定是10%、5%、甚至零增长。那时候可能要一年已经是4千万台了,几年下去以后就要进入到负增长,否则车市肯定是要爆炸的。

  北京的道路都几乎要爆炸了。

  我觉得中国目前不只是道路够不够的问题,我们的道路实际上高速公路也好,城市道路也好,不比发达国家少多少,我们现在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交通问题。交通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两个问题:

  一个是人车混流,车开不快;第二是,执法者太懒,呆在家里,外国的警察都在路上。像我们好多的慢车、大卡车占着快车线,这种现象在国外是不可能发生的,肯定给警察抓下来。

  但在我们国家就没人管,警察根本没有负起警察的责任,呆在屋子里靠电子警察,那有什么用呢?电子警察都是事后诸葛亮。你的目的不是要罚人的钱,你的目的是要在那个地方保证那个时候的畅通无阻。

  但是这种交通管理的改善一下子肯定搞不定的。

  现在大家谈中国汽车工业,只谈汽车工业,而没有意识到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实际上我们进入汽车社会,油的公司要介入,交通部门要介入,警察部门要介入,城市规划部门也都要介入,这样才能组成一个完美的汽车社会,这不只是汽车产业的事。交通拥堵了,你不能只是惩罚汽车产业,大家少买车,那怎么行呢?

  电动车是漫长的道路

  《汽车商业评论》:刚刚考虑的销量顶峰是在经济向好购买力不成问题的情况下达成的。你觉得未来的经济会造成购买力成问题吗?

  许敏:我的感觉不会成问题,GDP肯定是一直往上长的,除非发生战争,否则中国的市场需求太厉害了,我是觉得不可能崩溃的。

  但是交通不行了可能限制。还有一个,油价,买得起车用不起车,油价可能很贵了,那个时候也会促使一部分人不买车。

  油价会贵到什么程度?你可以算一下。现在的油价已经比美国贵了或者差不多了。就是说能贵到什么程度?实际上最贵的可能是日本,比它再贵就不象话了,我们基数那么大。说实话现在总是炒石油危机,但到目前为止,油并不是个太大的问题。30年前就担心用完,到现在也没用完。实际情况就是说油比水便宜。1999年我到底特律的时候,那时最便宜的油价是一加仑70美分,当时一加仑矿泉水是两块多钱。油到底能贵到什么程度?好多拥有很多油的国家是靠油生活,这是他们唯一的资源,他们只能靠这个生活。我认为在石油没用完之前,电动车肯定已经准备好了。

  有没有可能在未来十年内,人家不买传统车转而买电动车了,在中国?

  我觉得这个不大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从历史上来看,任何先进的技术,从成熟那天开始,到在市场上产生一定的影响要15年时间。我们以前讲电子喷射、三元催化都是这样的,都在市场上普及起来,占一定的市场份额需要10到15年时间。

  第二,一般老百姓心目中想要的是汽车而不是电动车,从购买人角度来讲,如果我要买车的话我要汽车,而不是买电动车,因为在他的头脑概念当中他要买的是个汽车,这不是那么容易改的。所以这样的话,电动车在一开始很难获得客户的认可。

  那在未来的几年里,混合动力车,插电式那种混合动力车有没有可能有市场?

  那就更不可能,成本更贵,两个驱动系统在里面,而且国家又不补贴。很明确,工信部刚刚说,混合动力车,插电式的不算在补贴里面。所以说从成本上讲的话,看不到什么优势。我认为如果像今天传统汽车那样的电动车很难赢得客户的认可,电动车必须是个全新的东西,跟汽车没关系,是另外一种产品。

  这就跟我们讲的iPad一样,它不是计算机,它也不是手机,它是电脑和手机综合的产物。像我已经有了电脑,看起来根本不需要iPad,但是我看到那东西我还是想要,我还是买了一个。电动车就是这样的东西,你有了汽车,你看到还想买一个,它是一个新的东西。

  但它有个阻碍,当交通已经成问题的时候,那么堵了,买电动车家里会放不了,最后可能还不买了。

  实际上这是对电动车很大的挑战,在城市里我认为推广电动车是很难的,可能是在比较偏远的地方像乡下可以先用起来,可以渐渐成熟以后,各种各样的好处显示出来以后,渐渐用它来取代汽车,但是那个取代的步伐是个漫长的步伐。

  我有时候在想,如果油没有用完,电动车就起不来。

  很有这种可能。去年(2009年)美国混合动力车都卖疯掉了,因为这个省油,以为油价可能就这么一直贵下去了。今年美国混合动力车不行了,前几年都是一直往上走,今年是往下走,而今年美国买大车的趋势又开始抬头,因为油价又便宜了,老百姓试了一把混合动力车,觉得不过瘾,抱怨它没有动力,所以现在又过来了。所以政府引导是暂时的,最终起决定因素的还是买车的客户。客户是上帝,上帝说了算,政府不是上帝。

  除非政策限制。

  限制的话也造成很多人的反感。所以我就觉得这是漫长的一条路,肯定以后是电动车,但是不可能像大家想的那样马上就取代。有的人很天真地说,在2020年,我们国家要达到低碳标准必须要靠电动车来实现。怎么可能呢?2020年离现在才几年,怎么可能那么快实现?你算一把就知道。

  2020年中国有多少车?如果是3亿台车,如果我们国家低碳排放靠电动车来的话,至少2亿台是电动车。到2020年中国有可能是2亿电动车吗?你怎么卖?每年你要卖多少电动车,你试试看,有可能吗?随便怎样都卖不掉。

  所以不可能是通过电动车来实现低碳,那是忽悠国家、忽悠老百姓。

  破旧立新与自主危机

  《汽车商业评论》:那么因为交通拥堵的状况,未来是否可以形成车的小型化风尚?

  许敏:我的感觉是不大会。因为车的小型化在欧洲和日本是很特殊的,历史形成的道路没有办法扩展,在中国是不存在这种情况的。首先中国没有什么历史性的东西,每个朝代都对以前的朝代进行破坏,基本上没有什么流下来的东西;第二,即使有流下来的东西,中国人是毫不在乎地把它推倒重来,所以中国的道路跟美国一样,是宽大型的道路,所以它不存在小车、小路,不存在这种东西。

  那得有停车位啊。

  到未来,随着车子越来越多,没有停车场它也得做停车场,中国人这方面还是很行的。我是感觉到汽车也好,电动车也好,不要太担心基础建设,基础建设肯定能跟得上。因为中国人比较善于改变,善于破坏以往的东西而建新的东西。

  我们举个很简单的例子,30年前,我上大学的时候,每次坐火车到了江苏,快到上海周围的时候看着一栋栋小楼很漂亮,农民真富,现在这些小楼很多已经没了,全部被更好的取代了。中国人为了搞新的东西,他马上就可以破坏掉旧的东西。

  说到中国这些自主品牌的汽车,未来还有希望吗?

  我觉得非常危险。

  你觉得保有量大概多少的时候,可能自主品牌就顶不住了呢?

  我觉得跟保有量关系不是太大。一方面,合资企业的产品下行,成本价格差不多,但是无论质量还是品牌都比你好。自主品牌往上拼拼不上去,但是客户的胃口在往上走,买车人的胃口在往上走,也就是说中国的客户成熟度发展的速度比我们汽车技术成熟度或品牌成熟度提升的速度要快。这很糟糕。实际上自主品牌的份额已经在往下走了,总量不一定下降,市场占有率在往下走。

  我问过赛欧(配置 图库 口碑 论坛),我说卖得怎么样,他们说好得不得了;我说为什么对自主品牌好象没形成什么影响?他们说卖得太少了。我说为什么卖那么少?他们说产能不够,我们的产能要做更好的车,更好的车赚钱多。

  你看,他们没有产能生产,要是有产能生产的话,自主品牌会怎样?三五年以后可能有决死之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编辑:路宁宁)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