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版>分析评论>正文

“十二五” 汽车应该驶向何方?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9日 08:36   南方日报 字号:

  郭小戈

  笔“戈”墨舞

  在城市中,堵车已经成为了大家离不开的“朋友”。

  关于“十二五”规划的讨论,汽车似乎比其他行业更具热度。目前,汽车产业规划正在加紧制造中,将于近期公布。按照外界透露的消息,到“十二五”规划末期,中国汽车年产量将达到3000万辆,国内销售2500万辆,出口500万辆。如按此速度,汽车销量年增幅将超过10%。

  可是,我们为这个汽车社会做好准备了吗?这个发展速度是否过快?毫无疑问,对于汽车社会的快速到来,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道路交通、交通管理、汽车文化等等都存在缺失。在制定产业硬目标的时候,或许,我们更需要关注汽车社会的配套软件。

  最近两年,在政策的扶持下,汽车销量扶摇直上,带来的负面效应已逐渐体现,汽车与行人、汽车与社会、汽车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在城市中,堵车已经成为了大家离不开的“朋友”。从全球范围来看,塞车是一个世界难题,即使发达国家也没有根治的办法。但是,美欧等地市场已经成熟,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保有量,而中国汽车普及刚刚开始。在未来的5年中,假如按照现今速度发展下去,我们的马路能否承载这些新增的车辆呢?最近,关于“首堵”的热议,也让这个汽车产业带来的社会问题成为首次舆论关注的焦点。可以说,未来5年,在产业大发展的同时,如何考虑缓解拥堵问题,或许比产能的急速膨胀更要有意义。

  另外,在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汽车市场的法律法规如何完善?汽车消费使用过程当中的环境如何形成?这都需要下更大的力度,促进汽车文化成熟。

  在今年召回事件中,不少品牌被指“国内外区别对待”。回头细想,为什么国外品牌能区别对待呢?在指责国外品牌的不公平做法之时,我们的法律健全了吗?我们的安全标准有发达国家那么严格了吗?显然,当面对外界的指责时,人家一句:“符合了中国的法律法规”便可打发。试想一下,当法律法规完善之后,这些品牌会冒着违法的风险区别对待吗?

  同样的道理,对自主品牌来说,至今仍然鲜见召回,处于汽车市场低端的自主品牌,质量就相对频频召回的国外品牌好吗?也许,没有那个人打这样的包票。  上述这些,就如幸福的烦恼,将伴随着汽车市场的加速增长日益暴露。当大家焦点重点关注产业如果高速发展之时,不如回一下头,看看如何完善汽车市场的法规法则;如何提升汽车文化;如何最大程度降低汽车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等等。

(编辑:路宁宁)

转发此文至微博 |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