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丰田的全球召回以及最近频繁发生汽车召回事件,催生了汽车召回新条例的出台。《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7月2日推出后,许多人都看到了政府的一个鲜明态度:要对违规汽车企业出狠招。
这两年,汽车召回风暴席卷了包括日系、美系、欧系的所有大牌厂家。让中国消费者对汽车列强有了复杂体验,失望、怀疑、回避、期待、重新选择,可谓什么感情都有。在汽车产业大半江山还控制在外资品牌手中的现实情况下,中国消费者的处境非常不妙。买国产品牌,担心质量不高,声誉不足,买国外品牌,又担心政府保护,消费者权利得不到伸张。可怕的是外企高超的保密体系和公关能力,让中国车主吃了亏还得不到救助。难怪很多人都说丰田领导人在美国的待遇和在中国的待遇真的很不一样。因为中国许多法规和政府部门对众多的大企业来说,真的太温柔了。
如今新规的制定与发布,就是针对国内外汽车市场的走势变化,向国际化靠拢的举措。汽车缺陷,这是所有汽车制造中都无法百分百排除的问题。完美无瑕的车是不存在的,缺陷必然伴随着一款车型的整个生命周期,只是厂家是不是愿意承认罢了。有责任的车企,会把严重性考虑更多,进而上升为安全问题。而短期效益,求量第一的企业,就倾向于小事化无,见招拆招。许多厂家还有一致的态度,或者尽量不召回,当没事发生,熬过保修期,或者就是召回也不声张,还是当作小事一桩。总的来说,汽车企业最怕就是全世界的车主联合起来,无论是舆论还是行动,都会让厂家很紧张。
发人深省的是,以往国内车企几乎都没有因为召回不及时而受到主管部门的惩罚。政府顶多也就是借用媒体来曝光企业,当作惩戒罢了。这也是最令消费者不满意的地方,因为消费者常常要单打独斗地面对一家庞大的车企。从大家的愿望看,希望条例保护消费者的生命权和知情权。但召回针对的是汽车的安全问题,并非是消费者的安全问题。
因此这次条例就算提高了惩处的力度,也未必真的能随时解救消费者。甚至可以说,这只是政府强化了对企业的制约,而并非是对消费者的贴身保护。政府通过企业完成自己的政府职能,毕竟这只是质检总局出的条例,对物不对人,也不涉及到对消费者的赔偿问题。因此中国汽车消费者的维权之路,还是很坎坷。
(执笔 戚耀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