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版>行业动态>正文

李书福挖角福特以“福”制“沃”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2日 09:32   华夏时报 字号:

  本报记者 孙 斌 北京报道

  周立波曾这样调侃吉利:人生最幸福的是什么?刚买了辆吉利变成沃尔沃了。人生最痛苦的是什么?刚买了辆沃尔沃变成吉利了。李书福的回应是:“大人玩大人的,小孩玩小孩的。”言下之意是,买下沃尔沃后,吉利还是吉利的玩法,沃尔沃依旧是沃尔沃的套路。现在看来,这话半真半假,真的是吉利目前的确保留了沃尔沃的架构,那假在哪?吉利其实不敢自顾自地玩,它玩不起,正基于此,李书福请来了越来越多的帮手,本周,原福特全球传播经理兼福特中国副总裁许国祯正式空降吉利。

  把牌拿在自己手上

  许国祯的到来,其实比大众中国总裁范安德的离去更能激起媒体的神经,这位与媒体圈颇为熟络的台湾人几乎已在福特功成身退,蛰伏了一年后毅然选择吉利,这样的回归方式一方面让人看到了许国祯本人的气度,另一方面也再次印证了吉利的确具有足够号召力。

  从杭州传来的官方讯息是,许国祯从6月2日已开始履新,而依据与许熟络的人士的看法,许国祯其实早在一周前就已经上岗,但在吉利的公告中,目前暂未提及许的具体职位,公告称:“原担任福特汽车总公司全球传播经理和福特中国副总裁的许国祯先生即日起加入吉利团队,负责企业全球传播和品牌宣传工作。”

  许国祯绝不是第一个如此投身吉利的职业经理人,在他之前,曾经的北京奔驰中方一把手童志远、原菲亚特中国区负责人沈晖、原奇瑞工程院副院长祁国俊、原华晨金杯副总裁赵福全、原春兰集团高层张家淦等都在吉利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先排除许国祯与他人的共性,他身上的特性不由得让人将福特与吉利再度联系起来。

  此前,许国祯与另一位台湾人程美玮几乎是福特在中国大陆的喉舌,而他在调回美国后,又几乎见证了美国三大汽车的没落、福特如何自救以及最后如何断腕沃尔沃的全部过程。可以说,在尚未全盘接收沃尔沃之前,李书福找来了目前最了解卖家的中国人。

  而在许国祯之前,李书福与福特最大的联系或许只来自于无所不能的高盛,没有高盛的穿针引线,相信不会有李书福与福特前CEO在王府井东方君悦的会面,李书福既然身在局中,相信不会不明白高盛的做派,自始至终,李书福都在公众面前保持了足够的自信,这种自信,在当时和当下都是必须的,但李书福自身,却必须要通过先寻找到无数个许国祯们,才能让自己的信心足够强大。

  能否规避联想式错误

  或许,现在的李书福比当年的柳传志聪明,在即将拿下沃尔沃之前,他第一想到的是要有一帮人,一帮懂运作的自己人。

  相信李书福上过这么一课,当年的柳传志等中方管理层对IBM内部并无过深了解,所有涉及海外业务的重大决策无不依赖于高盛和另两家PE的安排。从联想并购后,CEO更迭乱象频出。

  这还只是其一,IBM的多项看家技术如LCD给了奇美电子,硬盘驱动技术卖给了日立,服务器技术给了长城,这些,都是联想的现身说法,李书福不会不知道,同样的问题一样会在沃尔沃身上浮现。

  已经发生的是,经过安永推荐吉利收购的澳大利亚变速箱厂DSI言过其实,吉利主管技术的副总裁赵福全曾说:“7速DCT(双离合变速器)的研发,85%是我们做,15%他们做。”听话听音,如果将其解读为“DSI只能出15%的力”,恐怕并不为过。

  而沃尔沃呢?两大生产平台中,P1平台上有福克斯和马自达3与之共享,P2平台则有福特蒙迪欧等车型共享。况且S40、S80目前还在长安代工,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显然福特都有所规避,不可能全都交给吉利。

  实业盈利与项目打包

  其实,问题已经一步步回到了周立波那段话上,回击周立波的最好局面是,吉利掌握了沃尔沃的核心技术,而沃尔沃也充分占领了中国市场,而现在呢?

  现在李书福不急于盈利,尽管德勤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吉利如收购成功,2010年沃尔沃项目就可能实现盈利。而实现盈利的方法,便是增加汽车销量,尤其是在中国市场——这样的话真不能信。

  为什么不可信,因为今年只能完全靠沃尔沃自己,8月份才完成交割,以吉利目前对高端车的驾驭能力,无论是团队还是营销渠道都不具备,如果沃尔沃都能自救了,那福特何必甩手呢!

  根据目前透露的信息看,吉利更多是在忙着项目打包,所以,许国祯不是最后一个,不论李书福是自愿还是无意,都早就走上了资本运作的不归路,这个时候,假设他不想被诸如高盛式追求短期回报的公司玩死,他就必须自己找到另一通路——依旧选择做实业,等高盛们退出后李书福手上必须有足够的人帮他支撑起新吉利。

  当然,在回归实业前,李书福先要和时间赛跑,资金运作上,李书福显然已经从高盛这里学到了皮毛。一样的原理,设计一个好模型,用沃尔沃落地的项目吸引北京、成都、上海嘉定、大庆的投资,而在公司治理上,李书福其实从现在起已经做足准备,手上懂业务的人越多,未来面对沃尔沃才越有话语权。

(编辑:李芳芳)

转发此文至微博 | 评论() |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