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年中盘点 广汽本田企业品牌建设初显成效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7日 14:12  新浪汽车

  从2009年7月1日起,“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新的公司LOGO也正式启用。至此,本田技研和广汽集团已经合作十年,在新十年的起点,企业更名无疑是双方合作的又一重要举措。

  公司新名称不仅体现了合资双方的品牌和名称,更实现了企业品牌与渠道品牌的统一,从而为构建“Honda”、“理念”双品牌运营体制奠定了基础。同时,更名后企业摆脱了地域概念的限制,将以更国际化的视野来参与全球汽车业的竞争。

  新十年品牌形象渐入人心

  2009年,广汽本田迎来了企业在中国发展的新十年,也将是广汽本田由“产品时代”进入“品牌时代”的新开端。

  新十年的建设,广汽本田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战略部署:一是发布企业品牌口号“感世界而动”;二是“广州本田”更名为“广汽本田”,实现企业品牌与渠道品牌的统一;三是宣布2009年是企业品牌建设元年,并在环保、安全、节能、社会责任等领域开展一系列市场活动。

  第一、“感世界而动”口号提出

  为迎接新的十年,广本推出全新的企业口号——“感世界而动”。

  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姚一鸣表示,“感世界而动”,代表着广汽本田及其每一个员工的姿态:在感受消费者的需求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中,洞察到变化的本质,从而以别具一格的做法,挑战新事物,开创新潮流,创造出崭新的价值,并与消费者共享充满惊喜的感动。

  自成立以来,广汽本田就以顾客的需求为出发点,在中国汽车行业实现了诸多第一:第一个导入与世界同步的车型,第一个建立四位一体特约销售服务店,第一个实现工厂“废水零排放”,第一个发布属于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持续的创新,让广汽本田在品牌塑造、产品研发、生产与营销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第二、“广州本田”更名为“广汽本田”

  企业名称作为CI系统(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反映一个企业的经营思想和企业理念,而且具备极强的传统性、独特性和延续性。广汽本田在进入中国的十年之际提出改名,指出了新的市场指向:自主研发的加强和双品牌战略。2007年7月19日,广州本田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在广州正式成立。2008年4月18日,国内首个合资自主品牌“理念”及概念车正式发布,目前,“理念”品牌产品的研发正在按照规划顺利进行。此举具有前瞻性,预示着广汽本田正式进入双品牌运营阶段。

  第三、提出“品牌建设元年”

  09年广汽本田提出“品牌建设元年”的口号。广汽本田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企业品牌塑造,在安全、环保、节能等领域开展持续的活动。

  在安全领域,广汽本田推出“为了所有人的安全”的安全理念。继第八代雅阁(参数配置 图库)奥德赛(参数配置 图库)之后,新一代飞度(参数配置 图库)荣获C-NCAP安全碰撞五星评价。从3月开始,广汽本田在广州、深圳、杭州、上海、北京、成都相继开展了“安全中国行”大型安全主题活动,传播安全驾驶技术,倡导交通安全意识,总共举办了12期培训班,近360名车主和消费者参加了培训。从参与的车主反馈来看,他们认为该活动很好地起到了传授驾驶技巧、提高安全驾驶意识的作用。

  在环保节能领域,广汽本田着重从车型环保和企业生产环保两方面强化。2009年6月17日,受工信部委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会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公布了首次汽车产品节能评价结果,广汽本田车型以良好的节能性能获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飞度的可比燃料消耗量因子排名在排量分档区间1.0-1.5L和细分排量中都排列第一,1.3L的综合燃料消耗量仅为6L/100km,可比燃料消耗量因子0.14。雅阁在细分排量2.3L-2.4L中,可比燃料消耗量因子排名第一,仅为0.2;而雅阁3.5L在排量分档区间3.0L以上和细分排量中,可比燃料消耗量因子和油耗也排名第一。

  另外,2009年上海车展,广汽本田提出了“生产过程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标,这一目标并不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排放二氧化碳,而是希望通过广汽本田的环保植树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与环保植树活动环保效益的双向平衡,从而达到“碳中和”的效果。为此,广汽本田将在生产制造、经营管理、服务渠道等领域采取90多项节能减排措施,实现清洁生产,同时,积极扩大厂区绿化面积,实现环保效益与生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双向平衡。同时,广汽本田还持续参与内蒙古兴和植树项目,与Honda在华企业一起,计划在5年时间里投入1000万元,植树7000亩,维护当地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良性循环。广汽本田还在积极建设“废水零排放绿色工厂”、采取“绿色采购”、生产“绿色产品”、发展“绿色特约店”。

  在产品层面,广汽本田将继续丰富产品系列,新一代奥德赛将于年内投产,第八代雅阁、新飞度和锋范也会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推出各种派生车型,满足消费者的更多个性化需求。

  在生产管理方面,建立更为弹性的产销联动体制,充分利用柔性生产线的优势,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销量,有效降低厂家和经销商库存。

  在营销管理方面,广汽本田会根据市场和自身的发展有计划地开拓销售服务网络,重点加强二、三级城市的网络建设。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姚一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汽本田将更加科学的管理经销商网络,让商务政策更加透明化,以保护经销商的利益。同时,也要加强对经销商的培训,加大对经销商的信贷支持力度,提高他们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广本上半年车型战略效果初显

  广汽本田车型在2009年上半年销量可观。在中高级轿车同比下降0.8%的情况下,第八代雅阁逆流而上,1-6月累计销量79997辆,同比增长16.74%,占中高级轿车市场20%的份额,稳定和带动了整个中高级车市场。

  第八代雅阁自去年上市以来,已累计销售超过25万辆,在市场占有率、产品口碑、服务品质以及舆论美誉度等方面领先。第八代雅阁获得2008年年度销量冠军,30多项年度车大奖,13次获得中高级轿车市场的销量冠军,稳居中高级轿车市场销量第一名,顺利夺取上半年中高级轿车销量冠军。

  锋范作为市场的新贵和A级车的“小雅阁”,6月份销量达到11878辆,成功跨入月销万辆俱乐部行列,从而跻身中级车主流阵营,实现了锋范上市之时,广汽本田提出的“打造又一辆月销过万中级车”的战略目标。

  作为广汽本田的首款A级车,一上市就达到这样的销量效果,与产品的市场定位精准分不开。广汽本田在导入锋范之前,就对中国市场和消费者喜好做了充分调研,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空白点,定位为让中国消费者“开起来和用起来都感到骄傲”的车。该车型的特点是将A级车的操控性和舒适性发挥到了极致,既避免了盲目求大,动力不足的缺点,又实现了空间和外观上的舒适尊贵,体现了车型定位和营销上的创新。

  另外,飞度在A0级市场游刃有余,六月销量4628辆,处于市场领先地位,虽然奥德赛开始进入产品切换阶段,旧款仍保持稳定的销量,09年6月销量达到1489辆。

  广汽本田负责人表示,09年前六个月,虽然受到停产改造、生产线调节等影响,但广汽本田仍然超额完成了产销目标,累计达到163364辆,同比增长14.77%,从车型来看,广汽本田主力车型第八代雅阁和锋范都表现突出,在细分市场上获得不俗的成绩,而且受到1.6L购置税下调的政策影响,其他品牌的车型靠政策销量上扬,而车型集中在1.6L以上的广汽本田,则是凭借车型自身的亮点和企业的市场口碑取得此成绩,实属可贵。

  广汽本田仅凭四款车型就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再一次证明了广汽本田“精品车战略”的成功,而“一门四杰”齐头并进的旺销景象,也表明今年以来广汽本田以“感世界而动”为核心的企业品牌塑造工程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互相促进,实现了良性的互动。

    下半年新车上市巩固成绩

  下半年车市依然风云(参数配置)变幻,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仍在继续,给车市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乐观,政府也正陆续出台各种鼓励汽车消费的利好政策。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姚一鸣认为今年中国车市保持平稳增长是完全有可能的。

  姚一鸣表示,根据对中国车市谨慎乐观的预测,并结合企业自身状况,年初广汽本田内部制定了一个相对乐观的产销目标,全年销量将有望突破33万辆,同比增长10%。姚一鸣表示对这一目标的实现充满信心:一方面,国家的宏观经济面不断向好,车市增长有保障;另一方面,第八代雅阁、锋范、飞度今年都将进入放量期,奥德赛也将换代,这为销量提升提供了保证。

  但是,广汽本田从来不把销量当作企业经营的唯一目标,相反,广汽本田向来追求的是企业经营的质量,追求的是和股东、经销商、供应商以及顾客等多方利益的保障。姚一鸣强调会及时根据车市的变化进行弹性调整。并兼顾各方利益,特别是消费者的利益。

  姚一鸣表示,广汽本田在09年下半年,会积极发挥产销联动体制的作用,及时对市场变动和国家政策、消费者需求做出反应,以开拓者和建设者的身份,扎实做好产品功力,并且秉承“感世界而动”的精神,在品牌建设元年,竭力提供超越顾客期待的商品,赢得顾客与社会的信赖。



  声明:新浪汽车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赵文杰)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更多相关新闻

广州本田品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