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作为行业交流的重要舞台,汇聚了来自不同客车企业、零部件企业、行业协会、政府机关领导等相关人士的各种声音。在首届北京道路运输展上,笔者无意采撷了一些“不痛不痒”直言,不管有没有争议,或有没有看头,但我想,这些声音可以有。
1、两会合并
有这样的展会模式,大家还是比较推崇,那就是北京国际车展和上海国际车展的轮流举行。互不冲突,既多方受益,又可以避免企业疲于参展。何乐而不为?于是,有人想将这种模式套在客车展上。毕竟3月份城市车辆展,4月初上海客车展,4月底道路运输展,这种连轴转的展会密集度实在让人受累。
2、大容量未必可行
大容量公路客车载客量大,可以提高客运企业的盈利率。但有人却将矛头指向这个正在成为各客车企业纷纷上马的项目。理由是,随着动车组的越来越密集,动铁之争的最终结果将是公路客车慢慢退出比较大型城市之间的线路运行上,而转向于接驳动车组到达城市与乘客最终目的地的连接线上。不管是不是这样,但毕竟目前大容量公路客车的市场机会不可错过。
3、传统客车节能更关键
新能源是一块大家议论的不想再议论的话题了,过于急功近利,大跃进的模式不可取,但却谁都不愿意放弃这片热土,毕竟在经济危机大环境下,新能源市场是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口。于是,有人提议不要放弃传统客车的进修工作。新能源客车市场固然要抢,但如果因此而舍弃传统项目,将因小失大。那么,如何在推进新能源客车的发展中,仍稳健的推进其他项目的修炼,是企业需要思考的地方。
(高庆)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