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实现了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最大汽车生产国和最大汽车消费市场之一。汽车业的快速发展及其他产业无可替代的作用,使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一个国家的汽车产业代表着国家的制造业在国际上的总体地位。汽车产业,是任何一个现代化大国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世界综合国力前五位的国家,如美、日、德、意、法等,无一不是汽车工业强国。
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演化成经济危机并对全球实体经济带来严重影响。我国汽车工业2008年产销增幅较2007年分别回落16.81个百分点和15.14个百分点,标志着我国汽车产业已经步入调整格局,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贡献有回落趋势。此外,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国内市场的渐进开放,国外巨头及跨国公司又纷纷地涌入我国,自主品牌汽车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加速器”,中国汽车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迫切需要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汽车产业度过危机,实现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因此,高度重视汽车产业的战略支柱地位,并大力扶持自主品牌汽车做大做强,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关系我国汽车产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建议:
1. 国家应从战略的高度重视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将自主品牌汽车定义为“国民车”。国外发展自主品牌汽车,都上升到了“法”的高度。如日本发布《国民车育成法》,连同《轻四轮车法》一道,以法的形式来支持自主品牌汽车生产,鼓励国民购买省油小车。韩国也是如此,他们通过法规来推行“国民车待遇”。而自主品牌汽车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可谓曲折而漫长。这一点跟我们“鼓励自主品牌”没有真正落实有关。2009年1月制订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很重要的一条是“鼓励研发自主品牌”。这不仅将促进消费观念更新,更蕴含着中国汽车发展的巨大机遇。
2.国家应从导向上积极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品牌的消费,制定更为积极的消费政策,对“国民车”从消费税、购置税上进行减免。此次通过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虽然强调要培育汽车消费市场,并对1.6升级以下排量乘用车的购置税按5%减半征收,但是这样的力度与之前广为流传的按排量分档减免购置税的预期差距甚大。一是此次相关税收减半时间也就是一年;二是由于1.6升其售价普遍不高,减半后的绝对金额有限;三是在全球金融风暴面前,如果购车者对自身未来的收入预期产生担忧,那么这样的刺激效果就将大打折扣。
3.实施扶持自主创新品牌的政府采购政策。政府行为拥有第一位的示范效应。鼓励自主品牌可从政府采购开始。当下公务车用量甚巨,如果各级政府都采购使用自主品牌汽车,《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将会落实得更好。为此,应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的相关法律法规,把优先考虑采购本国技术和产品,鼓励和保护自主创新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目的,明确公务用车采购中自主品牌应占有50%以上的比例。
4.对自主创新品牌的销售、维护,国家应在税收上给予积极支持,制定较为合理的消费环节税。一是出台汽车消费贷款支持政策,给予发放免息或贴息贷款;制定或出台符合规定的汽车消费可抵扣一定比例的个人所得税,激励汽车消费。二是尽快明确和出台支持汽车企业的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换,固定资产投资增值税进项税可以抵扣的政策。三是加大对汽车行业的融资和信贷支持,建立汽车企业中长期债券融资的绿色通道。
5.国家应加大对自主品牌能力提升的投入,鼓励自主品牌汽车核心技术研发和能力建设。建议出台对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研发补贴,可按项目总费用的20-50%的比例确定专项支持自主研发;建立自主品牌汽车核心技术专项资金100亿元,支持重点企业针对重点领域建立开放式国家级重点试验室,支持相关核心技术研究。
6.做好媒体宣传,为自主创新品牌的消费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提升消费信心。消费信心和舆论环境对汽车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如何减少汽车产业的负面影响,建立一个公正的有利于汽车消费的舆论环境,是支持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建议主流媒体用主导的声音向消费者传达国家鼓励和支持汽车消费的正面信息,特别是要加大自主品牌的消费引导和宣传力度,支撑民族汽车工业发展。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