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所了解的饶达(3)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2日 10:10  新浪汽车

  面对“真相”风波

  饶达是个很内向的人。面对网上转载的“真相”文章,以及对他本人的不实指责,尽管生气,但非常冷静,并没有发表激动的言辞,而是说,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这是个突如其来的事件,搅得饶达夫妇今年的春节都没有过好。女儿和女婿从德国回来过春节,全然没有了好心情享受这难得的天伦之乐。获知网上“真相”文章后就有一种文革的阴影在眼前晃动。饶达一家经历过文革的苦难。饶达说,文革当中,他看到过不少整人的场景,熟悉文革的语言。所以,当他看到“攻击”他和“乘联会”的文章,并没有动怒,而是冷静地在思考,这样做为什么?他不停地对我说,我与作者不认识,也没有过结,文章也不经核实,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坊间评论,这是公器私用,显然是想败坏饶达的名声,原因是“乘联会”动了别人的奶酪。

  饶达说,“乘联会”存在15年了,这是历史的产物,众所周知,它的成长于与发展是汽车产业和市场发展的结果,在这过程中需要大家支持,帮助它朝着对行业发展有利的方向努力才是,善意的批评和建议都可以,但采取不正当的方式出于某种目的诋毁或中伤别人那就不妥了。饶达说,打开搜索,“真相”作者也曾大量引用过“乘联会”的产销数据,现在居然说“乘联会”是个三无组织,向媒体提供市场信息错了?连私下里的玩笑也当作“把柄”,这不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饶达是个豁达开朗的人。况且,有些根本就是无中生有。他拿出“真相”的原文说,文中竟有24处差错,有些还带有情绪化语言,甚至是不实之词。

  面对“真相”风波,饶达的沉默并不是不想论战,而是不想卷入这场毫无意义的口水仗,表示没有精力耗费在这上面,但事实必须澄清,或通过法律的方式讨个说法。于是,针对“真相”一文,他拿出了澄清事实的材料。征得同意,现摘录部分如下——

  原文:“饶达并且还成为国内某中高档车型的代言人。”

  饶达: 我的工作绝不允许做任何一个车型的代言人,也不是文体界的明星。

  原文:“并不是一个经过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正式机构,也没有在工商行政部门注册,连个公章也没有。”

  饶达:这就是所谓的“三无组织”。在这篇文章出来之前,乘联会已经是民政部批准的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市场营销研究分会。在乘联会的简介中我们也说明了成为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艰难和前后经过。

  原文:“乘联会经常举办新闻发布会,还时常以‘权威’身份发表对汽车行业的分析预测,不是有点滑稽可笑吗?”

  饶达:我们从来没有举办过新闻发布会,每月举办的会议叫汽车市场和政策分析会,是与上海市政府的一个部门——上海市信息中心联合承办的;在北京的汽车市场和政策分析会,是与政府合作方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及汽车企业联手举行。乘联会举办的不是新闻发布会。因为参加会议的是汽车和零部件企业、汽车经销商、媒体、证券、保险、银行等相关人员。这个分析会刚开始时没有媒体记者,我们是针对满足各方面对我们信息的需要,减少社会各界挖我们98%的信息做出的举措,也是为了舆论导向,保证汽车行业发展不受干扰。是否权威大家说了算,我们没有也没必要自称权威。但每次分析会后的第三天,“全国乘联会”在互联网上最少增加2万多个网页。

  原文:“‘乘联会’的统计不科学不准确。按照饶达的说法,‘乘联会’的工作人员都是义务劳动,没有收入。由于缺少专业统计人员,“乘联会”的数字经常残缺不全,挂一漏万。”

  饶达:在上海大众的全力支持下,乘联会义务劳动的统计人员从来没有缺少过,更没有数字经常残缺不全,挂一漏万,否则乘联会早就散伙了。

  原文:“2008年11月‘乘联会’发布的统计来说,中汽协的统计是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10.28%,而乘联会的数字是同比下降17%。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原来一些11月增长较快的企业数字没有报上来,而为了和中汽协抢时间,‘乘联会’匆匆忙忙报出来再说,至于准确不准确就不去管它了。”

  饶达:我们每月公布的是国产乘用车国内终端销量数据(不包括出口和经销商增加的库存),这是发达国家通用的做法。而不是像某些协会组织每月发布的销售数据是厂家批发数(包括出口和经销商增减的库存),去年11月份乘联会公布的数字不是同比下滑17%,而是下滑7.5%,很多厂家和相关单位均有乘联会的分析报告为证。在11月份批发数与终端数出入大的主要原因是:11月份出口大幅度下降,另外整车生产企业当时对车市的预期不好,大幅度减产所致。可见我们的数据用于分析国内市场更准确,因而更能被国外和国内厂家所接受。文章说的一些11月增长较快的企业数字没有报上来又是不经调查的道听途说。我们公布的分析,一般是在每月的第五个工作日,从来没有提前过,而某些协会由于乘联会的存在,在抢时间公布数据,从原来反馈数据要20多天,到目前仅用5-6天就公布,但是给企业反馈的数据仍然比乘联会晚,乘联会在公布前就反馈给企业。由于乘联会的分析更精准,就是某些协会提前公布,媒体对乘联会的关注也没有降低。这里,文章严重地歪曲了‘乘联会’的数字,产生误导。

  原文:“‘乘联会’还经常修改已公布的数字,据说是受到一些企业的压力不得不修改。这样变来变去的统计数字可以相信吗?”

  饶达:这样说很不负责任,哪个厂家给我们施加压力,我们修改了什么数据?请作者拿出证据。

  原文:“这么一个既不合法,又没有专业统计人员,更没有经营权的非法机构,居然在汽车圈里呼风唤雨,四处张扬,还在卖分析报告,真是咄咄怪事!”

  饶达:上海大众指派的乘用车统计人员自2003年以来,主要是具有硕士学位的人,统计方法和技术水平在国内算是最高的了。乘联会的分析报告从来没有卖过,全是无偿反馈给企业和用E-mail发给参加分析会的人。这样一来,这个报告还卖得出去吗?由此,文章的目的昭然若揭。

  “真相”一文出来之后,引起了很大反响。但人们在思考的是,从“乘联会”的发展经历来看,应该说在汽车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做出了贡献,它的存在价值应该值得重视。正如有人说,“质疑”的是它的出身,而不应该是它的贡献,要尽快列入相应的管理序列,加以引导和扶持,理应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才是,而不是致人于死地,或横加指责,甚至是攻击,况且,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但问题是,“乘联会”多年来一直也在努力,而且干得很艰难,但为何未果,这就值得反思了。

  对此,提到“乘联会”的归宿问题,饶达说,最初成立“乘联会”只是个纯行业的需求,现在整个产业和行业以及市场都发生了变化,“乘联会”的服务要求和内容,以及对象也发生了变化,至于怎样发展,下一步怎么走,确实是一个值得大家关心的问题。他希望“乘联会”一路走好,成为整个汽车行业信息共享的平台。

  饶达依然单纯,把“乘联会”的归宿看作了希望。

  2009年2月19-21日

(编辑:二马)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