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业振兴规划出台 政府补贴过百亿刺激消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0日 08:53  重庆商报

  2009年中国经济GDP要保8%的增长目标,而其中扩大住房、汽车、农村消费信贷都成为力保经济增长的首要措施。

  1月14日,汽车和钢铁产业成为几大重点产业中率先推出调整振兴规划的产业。此次政策规划一方面针对消费端,侧重市场短期刺激消费,树立人们的消费信息;另一方面则针对产业端,明确提出将通过重点支持兼并重组、新能源汽车(首次明确提出支持电动车),以及能自主创新技术等核心问题来促进产业升级。虽然除减征购置税外,其他几条都只是粗略的概括了未来重点发展的大方向,但政府对汽车行业的刺激和扶持力度足以让聪明人品出未来车市的无限商机。

  刺激消费:政府补贴过百亿元

  汽车产业为什么能率先审议通过调整振兴规划?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汽车产业关联度高,对上下游产业和就业的拉动效应十分明显,对实现国民经济增长目标意义重大。

  有人认为此次减征购置税的力度似乎对刺激消费很有限,但纵观政府最近推出的一系列行为,燃油税政策的实施,一个月内连续两次下调油价,普遍性减征购置税等政策几乎都是史无前例的,再加上政府对农村汽车市场的开拓,汽车消费信贷的完善,汽车限制政策的取消等,政府推出积极汽车消费政策的决心是不言而喻的,业界预测,甚至还有继续扩大的可能性。

  减收购置税:1.6L成黄金排量

  政策原文:为培育汽车消费市场,从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

  政策解读(新华信汽车营销解决方案专家郎学红):如果按一辆10万元的汽车计算,此次优惠将节约4274元。从小账看,这笔费用和汽车使用开销相比并不多,但从政府的大帐看,此次购置税减收政策算得上是一次普及性的消费刺激政策,它将惠及1/3的乘用车购车人群。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08年轿车部分排量1.6升以下品种占整个轿车市场的60%左右,共销售310多万辆,如果每辆车减免2000元,那就是62个亿,可见政府对于刺激汽车消费是重下决心的。

  以前都认为汽车是奢侈品,所以汽车消费也成了“唐僧肉”,谁都要来割一块,路桥费、养路费、购置税、上户费、牌照费……只要你买车,就有一大堆费用费用等着你。此次购置税减收是20年来第一次下调,其意味着汽车已经从奢侈品变成了消费品,养车越来越便宜的观念将渐成主流,其象征意义足以给消费者更多消费信心。

  前景猜想:汽车消费将再一次向低排量车倾斜,优秀的低排量发动机将迎来绝好的发展机遇。1.6L无疑将成为紧凑型中级车名副其实的“黄金排量”,类似福克斯、思域等排量在1.8L以上的主流紧凑型中级车却不得不通过降价或性价比提升等方式来减弱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

  农村市场 50亿能带动数百亿销售

  政策原文:从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国家安排50亿元,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以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

  政策解读:(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这是国家首次明确针对微型客车推出的鼓励政策。这项措施将极大刺激微车生产企业的积极性,50亿的政策补贴后面,将带动数百亿的销售收入。

  2008年12月21日,温家宝总理视察长安汽车,我陪同总理参观生产工厂,并重点展示了长安微车产品,借此向总理汇报了金融危机下国内汽车产业发展困难,并再次提出了鼓励微型车下乡等一系列建议。最终,鼓励微型车下乡这一系列建议能够获得政府采纳,除了经济形势的需要之外,也是微车企业产品品质、售后服务、“以微为本”发展战略全面提升的结果。

  前景猜想:可以说,国家“汽车下乡”政策和长安汽车“决胜农村”战略不谋而合。今年1月份,长安就启动“春季汽车下乡、亿元补贴大行动”,该计划包括长安亿元补贴、配合家电下乡等活动,长安微车1月份销量同比增长30%。随着此次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长安汽车“决战农村”的计划具备了更大的实事空间。对国内微车行业来说,农村市场将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汽车消费信贷:将进一步放宽

  政策原文:支持汽车生产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加快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完善汽车消费信贷。

  政策解读(新华信汽车营销解决方案专家郎学红):“完善汽车消费信贷”,虽然只有短短一句,但对于进入中国后一直难以施展拳脚的外资汽车金融公司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汽车信贷在我国的比例一直都不高,目前仅有不到10%的比例,即便在2003年最高的时候也只有20%左右,而在发达国际,汽车信贷的比例高达70-80%以上。对于汽车信贷的刺激方案相信随后政府还将出台具体的内容,在更好控制风险的同时,通过做大汽车信贷来带动汽车消费。

  前景猜想:2003年我国曾放开过汽车信贷,但由于当时的信用体系还不完善,所以汽车信贷出现了很多问题,随后各大汽车商业银行都开始收紧汽车信贷业务,这也是为什么我国汽车信贷比例一直不高的原因。而此次由于大笔汽车信贷坏账而对汽车金融持谨慎保留态度的中央政府,目前对汽车金融的态度已经转向鼓励。与银行相比,汽车金融公司与汽车制造厂商的结合更紧密,汽车信贷业务能做得更灵活、更专业,通过汽车金融公司开展汽车信贷业务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对于已经拥有汽车金融公司的汽车企业来讲,无疑将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产业调整:推动重组鼓励创新

  如果说此次振兴计划推出的短期刺激消费政策是否可以让汽车行业达到年均12%增长幅度,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但规划中对汽车产业升级部分却都是非常核心和关键的部分。如强调支持自主品牌重点在支持有自主创新和技术革新的企业,新能源战略首次明确指出将支持电动车项目,企业重组力度再次被强调等,都是长期产业升级的关键部分,它可以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在未来3年到10年实现革命性的变化。所以看待此次的“汽车业振兴规划”,或许我们应当将目光放的更加长远。

  车企重组 “三大”唱主角

  政策原文:推进汽车产业重组。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

  政策解读:(汽车独立分析师贾新光)支持结构调整和重组,这是长期以来政府支持产业升级的一贯方针和政策,无论对汽车行业还是其他行业。但历史证明,任何一个产业低潮期,都是企业重组并购的高发期,因此这个时候提出这个说法,很可能不是简单的应景之作。也许针对性的配套鼓励措施正在酝酿之中,值得期待。

  另一方面,此次新政同时强调了“大型企业集团”和“零部件骨干企业”两个主体。事实上,汽车整车企业的整合度已经非常高,基本是以合资为主。而国内零部件行业约有5000家,绝大部分资产在亿元以下,基本都是内资。而这些内资企业的产品也大部分集中在低价值领域,而象博世、电装、德尔福等外资品牌则掌握了核心技术和大部分高端市场。所以,两个领域里外资的整合度都已经很高,重组的提法主要针对的应该是内资的骨干企业。如一汽、上汽和零部件的万向、华翔等。政府希望内资企业能够抓住产业低潮的时机,大胆并购重组,先做大再做强。做大自主品牌势力,同合资企业进行抗衡。

  前景猜想:汽车企业资产庞大、当地的关系根深蒂固,且产权交错,结构重叠,重组起来难度很大。乘用车企业的重组可能不大,应主要发生在商用车领域。且需要符合几个条件:产权独立明晰、归属地放行,这方面商用车实力较强、版图跨越多个省份的一汽、上汽、东风,将会扮演主要角色。

  零部件企业或将成为下一轮重组的主力军,事实上倒闭重组从去年已经开始了。关键是国家配套要到位,例如税收优惠、企业归属地政策放宽、银行信贷支持等等。

  电动汽车 政府表态支持

  政策原文: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推动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化。中央财政安排补贴资金,支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在大中城市示范推广。

  政策解读:(国务院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钱平凡)电动汽车首次被明确写入了产业规划中,这表明政府已经明确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将会以电动车为主导。新华社报道中强调“以新能源汽车作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这说明,政府认为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抓紧发展,是能够形成优势的。不象传统的汽车落后这么多,几乎无法追赶。事实上,通用、丰田、日产都说要生产电动车,但最先做到商业化的却是比亚迪。比亚迪总裁王传福的观点是中国的电池技术并不落后,电动车的未来应该是中国人的。此次将电动车明确写入规划,表明政府认同这种观点并抱有很大期望。

  前景猜想: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此前曾透露,电动车的扶持政策由科技部负责,设想通过连续3年对国内10个以上有条件的大城市,进行千辆新能源汽车的试验,使我国到2010年新能源汽车的规模达到1万辆。

  未来三年内,包括通用、日产等合资品牌电动车将在中国批量上市,自主、合资品牌在电动车领域将展开激烈争夺。政府对自主品牌电动车的财政支持也将逐步落到实处。象率先量产的比亚迪、以及拥有技术的一汽、长安、东风等企业,将会在未来三年迎来科研向产业化转型的关键时期。

  100亿:技术创新杯水车薪?

  政策原文: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今后3年中央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发展。

  政策解读:(独立汽车分析师 钟师)汽车企业研发一款新车型的费用动辄上千亿,这100亿元专项资金,显然不能解决太多问题。只是有引导、督促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导向意义。另外,对于合资企业来说,资金并不存在问题,研发也有雄厚的海外基础。很明显,这100亿元的主要投向仍是自主品牌。从这个层面看,这是国家首次从中央层面安排专款专用,支持自主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汽车行业开始“吃小灶”。对自主品牌发展来说,这种实实在在的支持是象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做法看齐,也是开了一个好头。

  前景猜想:100亿元分散开来,可能什么事情都干不成。虽然在发动机、电控技术等诸多方面都与外资品牌存在差距,但100亿的最终流向很可能还是新能源汽车,也许大部分将投向电动车。钱少,要用在出效果的地方,追赶差距,甚至取得领先优势。显然,电动车是中国汽车产业最有希望领先的领域。

  记者 车亮 符蓉

(编辑:滕比邻)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