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商用车市场加速降温 明年上半年最难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0日 08:28  中国汽车报

  记者 孟莉

  年底历来是各商用车企业盘点全年收成、展望来年市场的时候,经济寒冬的到来使这种需求变得更加迫切。在各种相关论坛和会议上,对明年商用车市场走势的分析和判断成为企业人士与专家学者交流的热点。

  加速降温

  谈到今年我国经历的严峻挑战和考验,本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用了难以预料、历史罕见两个形容词。

  近期公布的一些数据证明了形势的严峻程度。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是该指标自1994年以来的最低同比增幅。其中,汽车制造11月的工业增加值降幅居各行业之首。可以说,经济增速下滑过猛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也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增幅不足10%,为2006年以来首次,产销增幅同比回落均超过14个百分点。11月,在汽车主要品种中,商用车产销同比降幅明显高于乘用车。此外,我国汽车出口也在7~9月出现连续下滑。

  在各商用车品种中,轻客1~11月销量比去年同期下滑,形势最为严峻,轻型商用车销量也出现了7年来的首次个位数增长。大中型客车销量从6月到7月经历了一次“高台跳水”,出口更是连续7个月下降。重型卡车销量同比增幅从1月的41%跌到11月的-33.8%。

  据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介绍,今年我国商用车销量虽然保持了适度增长水平,但月度变化幅度比乘用车更大。

  两种观点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谈到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及汽车行业的影响,业外专家学者多着眼于长远,普遍比较乐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研究室主任杨建龙博士认为,在本轮金融危机中,中国将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他分析说,从2000年开始,我国已从温饱消费进入住行消费阶段。根据国际上的经验,住行消费阶段的特点是持续高增长。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短期影响是确定的,但不会改变经济发展的大周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于启武也曾乐观地表示,我国汽车消费中的泡沫微乎其微,金融危机对我国汽车业来说机遇大于挑战。“中国手上有钱,如果花对地方,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说。

  相比之下,多数汽车界人士更加关注短期,对下一步市场走势的预期普遍不乐观。

  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宏祥说:“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结束了。未来两三年,我国汽车市场规模将徘徊在1000万辆左右。”

  “今年到11月,轻客销量已经出现同比负增长,这个月的情况可能会继续恶化。”全国轻型车联合分析会秘书长林伟说。

  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首席分析师佘振清告诉记者,由于国内需求下降,出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他不太看好明年的大中型客车市场。

  明年上半年最难过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政府及时调整了财政、货币政策。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酝酿制定针对九大行业的振兴规划,汽车行业是其中的一个重点。这些都让商用车企业看到了商机。

  然而,政府的各项措施要在市场上见到实效,必然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相关专家学者和企业人士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影响还没有充分显现,明年一季度或者上半年将是最困难的时期。

  杨建龙认为:“2009年中期将是汽车业本轮调整的底部。随后,汽车市场将与房地产市场一起触底反弹。”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车事业部副总经理高立中认为:“2009年轻型商用车销量将比2008年下降5%。其中,上半年销量同比降幅可能超过10%。”

  林伟对记者说:“最近,我们再次下调对明年轻客市场的预期,将全年销量从预计16.5万辆降至16万辆。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及投资的落实,明年五六月后,面向行业用车市场的轻客企业可能开始回升。”

  佘振清预计,明年我国大中型客车销量将比今年下降5%~15%,出口量同比降幅可能在10%左右。

  业内人士认为,即便是受基础建设项目投资拉动明显的重卡行业,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钢铁、煤炭量价齐跌,运价长期低位运行等。

  徐长明分析说,我国对汽车的刚性需求依然存在,由于资源分配不均匀,运输强度很大,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部门对刺激内需积极性较高,都是商用车市场发展的利好因素。但他同时认为,要扭转目前的下降趋势需要一定的外力。明年上半年特别是一季度,可能比较困难,重卡和轻客销量下降幅度较大。

(编辑:吴雪林)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客车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