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虽然是舶来品,是西方世界近现代跑到世界前列的“利器”,但中国市场作为后起之秀,国人对于汽车的接受和了解丝毫不逊色于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并且,由于地理、政治、人文的不同,汽车在中国形成了独特的消费观、使用观及养车观。这是一种全新的汽车文化,一种与西方世界迥然不同的汽车观念。当身处中国时,我们不觉得自己的汽车观念有何不同,但如果与西方一比,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原来彼此对汽车的看法差别是如此之大。具体有何不同,一起来看看吧。 文/周伟力 图/杨勤
一、对车态度
场景一:在美国,汽车一直被认为是代步工具,每个上班人都开着车,而且是大马力。
场景二:在中国,上幼儿园的小孩回家问爸爸:“我们家什么时候买车?”爸爸回答道:“很快了,等过了年,我们一步到位,买辆××大车。”
汽车在西方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种文化沉淀到小孩从一出生就开始与汽车接触。在美国,计算路程不是以几公里来表述,而是几分钟车程。每个家庭至少有一辆车,小孩在成年之前都学会开车,男孩在父亲的带领之下,学会了诸如换轮胎等简单维修。可以说,汽车在他们眼中,仅仅只是一种方便地把自己从A点带到B点的工具而已。在欧洲,父母亲送给孩子的“成年礼”往往是一辆破旧的二手车,孩子们虽然不以为意,但也会欢呼不已。
在中国,汽车是一种财富的象征,有车代表着属于“先富”起来的一批,意味着你处于社会的中上层。虽然自2002年井喷以来,汽车已开始大量普及,但这种观点依旧没有改变,反而日益变得浓烈起来。许多家庭宁可存够钱,一次到位买辆大车,一辆全家人都满意的大车,也不愿意将就地买一辆小车作为过渡。
专家观点:虽然,中国不能全盘照搬美国,不能要求“每个上班者都开着车”,人口众多,资源匮乏是中国的现实,所有人都开车,即意味着所有人都开不了车,都堵在路上了。但中国应该借鉴西欧对于汽车的态度——汽车可以买,但未必要大,够用即可。
二、选车流程
场景一:纽约一家麦当劳里,已经参加工作的TOM,边吃着麦当劳边在车型配置清单上画钩,选完后交回给销售顾问。
场景二:广州,陈先生带着全家来看选中的车,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来看车了,第一次是自己来,第二次是带着老婆来,这次他希望可以把车订下来。
在美国,选辆车相当简单。一般是自己拿主意,别人的意见只作参考,通常选好品牌和车型后直接到经销商处下订。下订的程序比中国稍微麻烦一些,销售顾问会拿出一份详细的清单,然后由你来选择哪些配置需要,哪些配置不需要。展厅里摆着的只是入门款车型,这车“斋”到连空调、CD、电动门窗、中控等配置都没有,但价格最低。多一样配置,多一份钱,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需求增加配置。
在中国,车型最为常见的分类有“豪华型”、“舒适性”、“基本型”三种,其实就是三个不同配置方案的车型,简单直接。如果觉得“基本型”的配置不够,可以考虑“舒适型”,再往上就是“豪华型”。通常,“豪华型”代表了车厂配置的最高水准,应有尽有,可以满足各种需要。中国人买车相当慎重,要照应方方面面需求,听取朋友们的建议,从看车到最后下订,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有时甚至更长。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