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建议马上开征燃油税 目前是开征黄金时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0日 07:01  大河网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11月18日向英文《中国日报》透露,中国政府将马上开始征收燃油附加税。

  最快可能就在下月

  韩文科解释称,马上的意思“就是很快”。他说:“中国政府一直强调要择机尽快征收燃油税,具体方案早已上报。”

  韩所在研究所的另外一名研究员在早先接受采访时称,他希望中国政府尽早征收燃油税,并已经向有关部门上报了三种征收方案。这位不愿具名的研究员认为,征收燃油税的时机早已成熟,可以马上实施。“今年12月1日或明年1月1日都是很好的时间窗口。”

  小排量车的春天将会到来几乎所有专家和业内人士在谈到燃油税对车市的影响时,都认为“小排量低油耗轿车的春天将会到来”。汽车市场调查机构新华信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不论是“从量计征”还是“从价计征”,燃油税开征都将对消费者的购车行为产生影响。一旦开征燃油税,将有八成左右的购车者倾向于购买小排量轿车。

  客运物流业带来压力

  按照此前各方的猜测,我国燃油税税率可能在30%到50%。一些私家车车主表示,如果税率在30%左右,以目前的油价,扣除养路费等费用后,用车成本不会有较大增长,不会形成较大负担。如果税率达到50%,则会形成较大压力。

  但业内人士表示,燃油税的开征对客运物流行业来说,可能带来更大的经营压力。一位出租车司机表示,开征燃油税后,预计每台车每年将增加支出1万多元,如果国家没有相应的补贴措施,必然产生巨大的经营压力。开征燃油税对物流业的影响也将十分巨大,一些小物流公司甚至将可能被淘汰出局。

  目前是开征“黄金时期”

  能源专家分析,目前是开征燃油税的“黄金时期”。在近期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的环境下,如果政府有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意愿,那就可以先实行开征燃油税。开征后再调低成品油零售价,就会使开征燃油税后车主实际支付的油费不会提高。美国能源基金会副主席兼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杨富强对此也表示认同:“现在是中国能源价格改革的时机,如果没有抓住的话,恐怕要再过五六年。”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对记者表示,每桶60美元左右的油价,是出台燃油税的好时机。

  专家热议:燃油税将破壳待生

  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资深金融评论家何世红:

  现行燃油政策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严格的行政管制扭曲了价格,失去了调节供需的功能;第二是已经决定的燃油税迟迟没有出台,和燃油消耗量没有直接关联的按车型上缴养路费的政策,在客观上造成大车小标、用油越多越占便宜的后果;第三是尚未实施燃油调节税,政府没有适当的调节燃油价格的工具。最近国际油价大幅回落,已经进入了比较正常的区间,应该抓住时机、推出成品油价改革的方案,使油价反映供需关系。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

  按照目前国际油价每桶60美元左右价位,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可以实现一步到位,而且接轨后价格还会有所下降,完全可以实现平稳过渡,应该抓住目前的有利时机,尽早理顺成品油定价机制。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

  如果再不实施,我们又失去一次大好机会。费改税已经是必然的趋势。

  企业对燃油税也是持赞成态度。它的出台,对销量会有暂时的影响;但长久来看是有利的。只要你手里有更节油的车,就不怕。

  实施燃油税的最直接效果就是汽油涨价。按照目前的汽油涨价速度看,燃油税的实施效果将不会严重影响车市增长速度。在类似燃油税实施的油价快速上涨背景下,汽车市场并未被打垮,反而出现高增长,说明燃油价格的冲击并不大。

  消费者对涨价深恶痛绝,尤其是对过快的涨价意见很大,但不会因此明显抑制消费。正常的私车用户一年的汽油消耗约2000升,油费约1万元,5年的换车周期才耗油5万元,这与平均购车价格12万元相比,仍不是太大的数字。

  因此,汽油价格上涨不会影响需求,部分厂家上万元降价就抵消了一年油费。汽油价格尚未上涨到严重影响消费者购车决策的程度。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从技术上看,出台燃油税已没有任何障碍。但各部门的协调问题导致了燃油税出台一拖再拖。”

  “燃油税迟迟出不来的真正根源还在于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分配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燃油税不可能出台。”“解决了这个问题后还要根据国际油价的变动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出台时机。”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

  从总体而言,燃油税应该尽快推出。油价还会继续持续上涨,油价回复到低位已经不可能,而油价越高,就越需要用税收的手段来倡导节能,正确引导消费。从目前全世界倡导节能使用能源的经验来看,利用燃油税来约束能源使用是最为行之有效的。

  汽车行业是一个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很大的产业,汽车行业尤应如此。因此,在推进汽车消费的同时,提醒消费者是不是能够节约能源,是不是能够减少排放,宣传汽车的科学消费,并且把这种科学消费理念变成一种汽车文化,对整个社会来讲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报综合报道

  来源: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