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宾悦在动力系统的匹配上表现突出,那在其他方面的调校是否也无懈可击呢?当然不是,至少在方向的设定上,我们还是觉得略有不足。虽然车厂表示宾悦的转向采用德国ZF液压助力转向,但路感却很模糊,影响了我激烈驾驶的信心。从合肥到黄山的高速公路弯道非常多,模糊的方向令我实在没有信心全速过弯,虽然我知道车速还远远未到车子的极限。不过,方向的助力轻重适中,长时间驾驶都很轻松。
虽然宾悦的方向设定还有待提升,但行走表现却很舒适。它的车身刚性不错,高速奔跑表现的非常平稳,只是超过130km/h,传入车内的噪音就很明显,宾悦在隔音水平上还有不小的进步空间。前双横臂后四连杆的悬挂感觉也够扎实,加速和制动时的前俯后仰并不明显,至于吸震也算比较合理,对不平路面也有一定的过滤能力。
在黄山景区的山路上快跑,悬挂表现出了良好的支撑力,车身侧倾的幅度并不是很厉害。弯中推头出现的较晚,轮胎的抓地力不错,几乎很少响胎。提高车速再入弯,推头和甩尾变得都很渐进,轮胎、悬挂与车架的配合也算不错。不过,就如前面所说,新车模糊的方向降低了攻弯的信心,完全不能通过方向的感觉来判断极限的出现和回正的时机,大多时候我都是根据车头的走向来决定方向扭动的幅度。遇到连续的弯,车身控制的难度就更高,有时候不得不放慢车速通过。驶过弯心后加速出弯,D挡模式下变速器的Kick-down动作会有些许迟疑,我更喜欢将挡杆放在2挡(快弯)或L挡(慢弯)过弯,加速出弯感觉会更得心应手。事实上,操控性并不是宾悦的强项,近4.9米的车长和2,790mm的轴距,削弱了它过弯的灵活性,从数值上看,它的设计取向或许更偏重于稳重和舒适。
的确,宾悦的乘坐很舒适。2,790mm轴距孕育出宽大的车内空间,前排自不必说,后排空间尤其宽敞,腿部空间更是向更高级别的车看齐。从合肥到黄山有300多公里,近4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排乘客没有一个感觉累,他们甚至表示舒服的睡了大半路。新车的内饰以浅色调为基础,不仅明快敞亮,更营造出温馨的车厢气氛。中控台使用了大面积的仿桃木装饰,除了起到点缀车厢的作用之外,对提升车子档次也有所帮助。中控台的布置简洁,操作也算顺手,反应出新车良好的人机工学设计。
新车在内饰上的用料并不高挡,但车内没有任何自主品牌车惯有的塑胶味,看得出车厂对配件供应商的要求还是很严格的。至于内厢的造工,也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很多细枝末节如手套箱接缝等,都没有任何的粗枝大叶。更值得表扬的是它的座椅,虽然材质一般,但接缝的缝线就相当均匀细致,一点不是中级轿车的身份。装备方面,不同的车价差异很大,经济型叫价11.98,豪华型要价13.87万,而最贵的尊崇型售价14.97万。至于三者之间的配置差异,你完全可以到官方网站上查到。但我要强调的是,即使是最便宜的经济版,常规的配置也是一个都不少。
得益于车身尺寸上的优势,令宾悦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换个角度再看仍然是大。大又有什么不好?国人就是喜欢大车嘛,而且造国人青睐的大车也符合宾悦“为中国人的用车习惯量身定做”这一造车理念。据说,宾悦的造型是在意大利进行的。不愧是来自亚平宁的手笔,修长的车身线条流畅,比例也相当和谐。前脸是宾悦最抢眼的部分,通透的头灯像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横条状的镀铬进气格栅在阳光(参数配置 图库)下熠熠生辉,配合车头盖上两条遒劲有力的棱线,甚至有点不怒自威的霸气。从前叶子板一直贯穿到车尾的腰线,笔直而充满力量感,与圆润的车尾配合成一种“天圆地方”的感觉。车尾的造型很有奔驰E-Class的影子,难道大师的设计灵感都是相通的?
不可否认,宾悦作为江淮的第一款轿车,还有一些需要提高之处。但对比其他的自主品牌,宾悦的整体表现也不算弱,成熟的动力匹配,轻松舒服的行走,都是它讨人欢心之处。再参考它平易近人的价格,性价比还是很有优势的。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