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资本可否抄底美国汽车(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2日 10:03  华夏时报

  土派:不是抄底时机

  相对国际资本家的抄底冲动,本土专家在中国资本抄底美国汽车的问题上非常冷静,国内多数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或者发表观点时都是相对保守的。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对于国外一些零部件企业,比如设计公司,还有一些人才,这些方面是一个机会,可以去收购或者是兼并,或者是买那些设计公司、零部件公司,有技术的可以做一做。

  徐长明认为:“对整车企业,真的要考虑慎重一点,其实我更赞成丰田的那种扩张的方式,丰田基本上是产业自身,靠它自己的实力一步一步扩大。”

  资深媒体评论员张志勇也认为,收购只能购买静态技术和设备,但是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以及不断提高的竞争对手,真正让企业强大起来的则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以及长期的积累。但是这需要时间以及相应的管理机制。

  根据苏联并购经验,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受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因此,苏联汽车工业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但是,1930年代的美国经济危机给了苏联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

  斯大林抓住这个机遇,花费大笔黄金换回来福特的一个完整汽车厂。这个汽车厂是世界上第一个综合性大量采用流水线的工厂,整个厂包括炼钢、轧钢、轮胎、玻璃以及汽车各个总成的专业厂。

  当时苏联买下了该厂的全套图纸和生产设备,建立起了具有现代化水平的高尔基汽车厂,并生产出了嘎斯汽车。然而,这样的购买并没有让现在的俄罗斯汽车工业取得多么辉煌的发展,俄罗斯市场基本还是欧美日品牌的天下,俄罗斯也只能被称为“金砖四国”之一。

  张志勇表示:“中国资本要去抄什么底?单纯的资产不是中国汽车需要的,中国资本要去抄人才的底,人才决定了管理和技术创新。”

  对于中国资本抄底美国汽车,著名独立汽车分析师钟师表示,这绝对是天方夜谭,中国汽车厂家都太小,加起来的产量不如美国一个厂商的,没有先进的管理经验,买回来也只是破铜烂铁。

  对于美国技术人才的引进,钟师也有另类观点:“美国工程师的薪水都很高,中国企业养不起,再说企业管理存在文化差异,中国的企业文化决定国外工程师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工作能力。”

  汽车评论人贾新光的观点看起来和钟师观点非常默契:中国汽车企业还没有那么大的实力,不宜轻举妄动。

  新华信汽车分析师金永生表示,抄底并无多大价值,由于这三大公司无论产品还是技术都具有很强烈的北美风格,这些产品不仅在欧洲、亚洲没市场,在北美传统市场的销售能力也越来越弱。

  思迈汽车信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孙李宏告诉记者,中国汽车企业基本为国有,不缺资本,但是缺的是管理,收购后中国企业或许根本无法操盘。

  目前国内各大汽车企业纷纷斥巨资投向自主品牌,比如一汽轿车23亿元再造红旗品牌,东风集团投资30亿元发展东风乘用车以及上汽、广汽和北汽都有自主品牌基地,中国汽车逐渐进入内在式发展,跨国收购或许不是好选择。

(编辑:李芳芳)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