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大老牌车企遇困境 抄底良机还是前车之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5日 10:27  经济观察报

  2000年的一次汽车高峰论坛上,当时尚名不见经传的李书福备受揶揄。论辩中,李书福放言,“通用、福特早晚要关门的”。

  8年后,通用、福特等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糟糕表现竟让李书福有了成为预言家的可能。福特被大股东无情抛售,通用也四处“化缘”表示要寻求外部投资者,而克莱斯勒也打算转让20%的股份给日产。一向以融资见长的“三大”正在被自顾不暇的华尔街所抛弃,甚至传出“三大”将被整合成一家的消息。

  一时间,关于“三大”败局的报道铺天盖地。往大了说,是美国实体经济崩溃的信号;往小了说,也将影响到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而普华永道的观点更为激进,认为这是中国汽车企业到美国“抄底”的机会。

  我对“三大”的结局倒是没有那么悲观,特别是通用。相反,对于中国汽车企业来说,在这动荡的市场下,更应该以“三大”为镜,去总结出点经验、教训。

  “三大”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很多分析家认为是盲目国际化、战线过长惹的祸,也有人认为是产品力有限,排量大、油耗高,不适应高油价时代的需求。从骨子里讲,过去的“三大”太仰仗北美市场了,患了长期的“大市场”依赖症。

  在这个年销1500万辆的世界第一大市场中,通用、福特每年可以卖出300万辆左右的车。巨大的市场让通用、福特不愿也不必要像丰田那样开发全球性车型,因此也自然会更迎合美国消费者,并炮制出了土星、水星、庞迪克等美国本土品牌。

  尽管近10年来“三大”都加速了国际化进程,但是,美国市场已经蜕变成了“三大”的浮华陷阱。

  反观中国汽车企业,同样也是在“大市场”的蜜罐中成长起来的。过去8年,奇瑞、吉利的传奇,实际上就是中国汽车大市场飞升的神话。而从“三大”那里应该吸取的教训正是,别过于陶醉眼前的本土市场。

  “三大”一个值得学习的地方是其技术的前瞻性。2002年初,第一次去美国通用采访时,通用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庞大的研发中心里数以千计的博士员工。在那里,通用研究的东西很多都是与汽车“不沾边”的——新材料、生物技术、基础能源技术等等。而福特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斥资数十亿美元押宝纯电动汽车。

  按照通用的美国式思维,做“老大”就要有革命性创新技术,而不是丰田式的适用性工程技术。如今来看,通用、福特走得有些快,不够扎实。但或许正是多年的技术铺垫与沉淀,才可能将“三大”带出泥潭。(张耀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