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合资企业产品线下延 自主品牌传统优势不在(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4日 08:02  中国汽车报

  而自主品牌小排量车的市场份额这几年却在缩小。去年在轿车销量同比增长23.46%的情况下,排量小于1.3L的轿车占有率仅为11.6%,同比下降3.7%。排量小于1L的轿车下滑最明显,销量同比下降30.9%,其市场份额从2004年起逐年下降,2007年仅为5.3%。

  退守到中低端市场的自主品牌,正在承受着来自合资品牌越来越大的压力。

  - 短兵相接谁主沉浮

  1998年吉利推出豪情(参数配置 图库)系列时,正是富康等第一批合资品牌经济型轿车热卖之时;奇瑞推出QQ系列,也正面遭遇了威驰、飞度的威胁。虽然售价存在差异,但衍生的波及力不可小视。据记者统计,在2007年合资品牌的89款经济型轿车中,仍然有68款集中在1.3L~1.6L的排量区间,1.1L及以下、1.1L~1.3L区间的车型数量较以往也有增加;而自主品牌经济型轿车的排量分布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更大排量区间的车型数量逐步增加。2005年自主品牌经济型轿车车型在1.1L及以下、1.1L~1.3L、1.3L~1.6L三个区间的数量比例是12:9:7,发展到2006年达到了22:24:18,而2007年时则呈现基本均衡23:18:23。这就意味着在三个区间内的竞争都将更加直接、更加激烈。

  合资品牌在品牌形象、产品品质、营销渠道、售后服务等方面占据相对优势,而自主品牌价格优势明显,产品质量也在不断提升。短兵相接,经济型轿车市场竞争形势日益严峻。

  国家层面的产业政策从未就合资企业与自主品牌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限定,而事实证明自主品牌的优势正在制造成本上涨、消费增长减缓等因素造成的产业环境下,面对合资企业的竞争慢慢失去优势。对于自主品牌给予政策扶持的声音渐渐增多。一汽集团进出口公司总经理李维斗曾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直言自主品牌困难重重,他说:“面对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国自主汽车工业弱势地位依然明显。”

  王传福以比亚迪在深圳的销售为例,据他介绍,比亚迪F3推出前,自主品牌汽车在深圳市场上几乎无法进入销量前十名,而F3则在2007年取得了深圳市场上牌量第二的成绩。“如果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当然最好,但过分强调区分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也不明智,关键还是要看看市场,看产品在市场中能否站住脚。”王传福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