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养车如养孩子疏忽不得宠不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3日 07:28  大河网-大河报

  

□熊明

  很多车主都有这样的感觉,养车就如同养自己的孩子一样,不能对其过于“粗放”管理,由于疏忽而让不良驾驶习惯“毁”了车;但也不能对其过分“溺爱”,因爱而生出烦恼和遗憾,爱车不成反害车。

  毁车不倦之不良驾驶习惯

  有车一族都希望自己能对爱车呵护得无微不至。然而,不少车主的不良驾驶习惯,却在无意中做了伤害爱车的事情,造成了“毁车不倦”的后果。

  “毁车”行为一:在减速带上“撒欢”

  一些心急的车主,在通过减速带时,往往只稍微降低一点车速,便撒欢似的轧过这些“疙瘩路”。稍微注意一点的车主,会采用一侧车轮轧减速带,一侧车轮轧平路的方式疾驶而过。他们认为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降低车速,同时还可以降低凹凸不平的路面对爱车轮胎和悬挂的损害。某汽车专营店售后服务部经理丁福健表示,高速通过减速带会给车辆的悬挂系统带来不小的伤害,即便是采用单侧轮胎通过的方式也会对悬挂系统产生不小的冲击。

  丁福健解释说,车辆通过减速带时,必定会对车辆造成一定的冲击,但如果车速较低就会把这种冲击控制在车辆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当车主采用单侧轮胎过减速带的方式时,会造成对减速值判断的误差,而车辆驶过减速带的那一侧悬挂反而更容易受到冲击,并且造成车辆双侧悬挂系统受力不均。

  “毁车”行为二:先踩离合后踩刹车

  驾驶者如果没有将离合器踩到底,或者将挡位挂在空挡上时,车辆便会带挡熄火。因此,当遇到紧急刹车时,很多车主都有一个下意识的动作,那就是先将离合器踩到底,然后再牢牢踩死脚刹。而有些驾驶者在缓慢通过拥堵路段时,甚至就直接将左脚放在离合器踏板上,或者采取“半离合”状态,以防突然刹车造成车辆熄火。

  对于以上这两种“毁车不倦”的驾驶方式,车主冯晓表示,紧急刹车时如果车主采用“先踩离合后踩刹车”的方式,就意味着“空挡滑行”,从而放弃了挡位制动力,这对于车辆的刹车距离会有一定的影响。而在拥堵路段长时间采用“半离合”的方式,则会影响离合片的接触,既影响其使用寿命又损耗动力。

  “毁车”行为三:在非水平面停车

  车辆保有量的不断增大,停车难成为困扰车主的一大难题。而车主在选择停车位置时,往往考虑的是车辆四周的环境,如是否容易驶出、会不会被剐蹭,而对于车辆需要停靠的路面状况却少有考虑。

  为了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找到停车位,不少车主会不惜力气地将爱车停放在马路牙子上,或者被逼无奈地将爱车停放在高低不平的路面上。对于这种未将车辆停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做法,丁福健表示,如果短时间采用这种方式停放,一般不会对车辆造成什么损害。但是,如果车主在挑选单位、小区等这些需要高频率、长时间停车的“固定”停车位置时,选择了高低不平的路面,就会使车辆处于低平面的那一侧轮胎、悬架承受更大的力量,从而导致悬挂系统过早变形。更严重的会导致车架变形,而车架的变形又是很难校正的。

  毁车不倦之过度保护爱车

  现在许多家庭都有了自己的汽车,可是因为一些车主对车过度“溺爱”,结果适得其反,造成了许多问题和遗憾。汽车维修专家提醒车主,千万不要爱车不成反害车。

  “溺爱”表现一:别累着了车子

  一些车主在买了车之后,为降低爱车“折损”速度,因此平时很少开车,只是外出路程较远,或者不好

  打车时才把自己的爱车“请出”。其实,这种做法对爱车是一种“溺爱”。有关人士田波介绍,汽车和人一样,也需要不断地运动来增强自己的“体魄”。汽车长时间不用,不仅会导致蓄电池因长期自然放电而影响寿命,而且发动机、变速箱等传动机件,也会因长时间不工作而老化和生锈。

  田波说,车辆出厂时加装的润滑油里,添加了有利于车辆磨合所需要的磨合剂。在首保时,这些润滑油就会被全部更换为普通的润滑油,而如果车主在这之前未能达到磨合所需的公里数,这些含有磨合剂的润滑油就会“白白浪费掉”。

  建议:车主买来新车后,最好在首次保养之前就达到磨合所需的公里数。

  “溺爱”表现二:螺栓越紧越安全

  很多车主认为,汽车上用于固定机件的螺栓,应该拧得越紧越好。“这种做法也是对汽车的一种溺爱。”田波表示,“这种做法也是非常不可取的。如果螺栓上得太紧,不仅容易使其变形滑丝,更有甚者还会将螺栓拧断,而且螺栓与固件也会因为力量过大,而发生变形,为行车安全埋下隐患。”

  建议:只要螺栓能够“吃住劲”,将固件稳稳地固定起来就可以了,没有必要非得将螺栓上得太紧。

  来源: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汽车养护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