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汽车合资模式由“一对一”走向“一对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8日 08:21  21世纪经济报道

  1987年之后的近10年时间里,中国汽车业和跨国公司一直在“国产化率”和“技术消化”这两大利益点上博弈。但是市场换技术收效甚微,国务院后来不得不强推国产化率。

  我们事后来看,不得不承认,合资初期实行“三大三小”的战略布局,短时间内促进了中国轿车产业的布局合理,有利于有限的财、物、人力的集中。但是“三大三小”决策一贯彻就是10多年,后期尤其是1990年代中叶,在市场需求扩大不多的背景下,客观上压制了市场竞争,让上述企业忙于生产、销售,而疏于技术吸收和企业管理制度创新。

  另外,“三小”浓厚的国有体制没有及时变革和创新,已经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竞争的需要,后来纷纷倒掉,直到广州本田和上海通用成立,中国汽车业才迎来了第二次发展高潮。

  1996-2001年是中国汽车第二次高速发展的阶段,我们称之为“第二次合资浪潮”。在“三大三小”六家企业合资后,中国汽车市场开始享受整个国民经济高速的成果,汽车需求大幅提升让上汽、一汽这样的国内汽车集团和德国大众,依靠过时的产品享受了长达10年的市场高利润。

  中国汽车市场的暴利和需求增长,开始让福特、通用、丰田等坐立不安。也让上汽、一汽、东风做大做强的欲望膨胀,因此第二波合资高潮来临了。

  通用和本田进入中国。和当年大众、美国汽车(后为克莱斯勒收购)、标致试探性进入中国不同,中国作为巨大潜在轿车市场已经浮出水面,足以吸引它们作战略性布局,所以大众第二次跟一汽合资敢于一次性上马15万辆的规模。

  当然在第二次合资浪潮中,跨国公司们的积极性和后来的收获不尽相同。通用、福特在美国本土市场被本田、丰田积压得厉害,迫切需要寻求新的海外市场增长点。和通用管理层主要是销售出身不同,福特是一家依靠财务官掌权的家族企业,财务控制上的过于谨慎,福特在中国一直以来是小打小闹的小气形象,因此一直没有达到通用在中国的作为。而丰田由于当时在北美激战正酣,无暇对中国市场投入更多的热情,反而后来成全了在中国市场孤注一掷的本田和通用。

  正是由于跨国公司心态不一,中国市场增长迅猛,合资在这一阶段也从“一对一合资”的单边主义,走向了“一对多”的多边主义。这其中上汽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徐锋)

  中国汽车工业大事(1984-1985年)

  1984年:

  ★1月,北京吉普汽车公司举行开业仪式。

  ★2月,重型车联营公司引进斯太尔重型车技术。

  ★3月,日本大发、丰田通商、中国汽车工业进出口公司与天津汽车签署微型车引进技术协议。

  ★5月,长安机器厂与铃木汽车签署技术引进协议。

  ★6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在北戴河召开会议,提出我国汽车要有大发展。

  ★10月,上海大众汽车在北京正式签约。中德双方各占50%股份。

  ★12月,陕西齿轮厂与伊顿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1985年:

  ★1月,中国汽车进出口公司与日本五十铃签署技术引进协议。

  ★2月,第一汽车制造厂与日本日野汽车公司签署变速器技术协议。

  ★3月,广州标致项目获得批准,并在稍后签署协议。

  ★3月,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3月,南京汽车制造厂与意大利依维柯签署合作协议。

  ★9月,《关于中国汽车工业公司管理体制问题的会议纪要》引发。

  ★9月,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的BJ2021正式投产。

  ★11月,南京汽车制造厂与依维柯的合作获得批准。

  ★12月,中国各类摩托车产量超过100万辆。

(编辑:王禁)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