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阶段,克莱斯勒在华生产及市场战略的弊端逐渐显现,产品风格和市场渠道的劣势暴露无遗,销量表现不尽如人意。据统计,吉普及其他克莱斯勒品牌车型1995年的销量达到高峰,为2.6万辆。2006年降到约7000辆,市场占有率只有0.2%。据报道,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在1998~2002年一直没有盈利,2003年及2004年小有盈利,2005年和2006年又陷入亏损状态。
点评: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我国汽车市场环境一片大好。在此背景下,大多数合资车企发展壮大。在克莱斯勒主导下,BJC生产三菱帕杰罗(参数配置 图库),又与东南汽车合作生产MPV,但其表现令人失望。回想初入中国时的春风得意,克莱斯勒黯然神伤。
3 求变 图奋起章法频变
中国市场对任何一家汽车企业来说,都有极大的吸引力,克莱斯勒也如此。尽管处境艰难,该公司仍坚持在中国发展,并且在产品、市场及人事方面频频进行调整,谋求改变。
2005年,克莱斯勒对中国策略进行重新规划,将发展重点锁定在乘用车领域,并停止在我国生产切诺基。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举措令人惋惜,因为这款车当时在中国市场占近5%的份额。2006年9月,位于北京亦庄开发区的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BBDC)新厂宣布投产300C轿车,这款被寄予厚望的车型于2006年11月上市。
2007年,克莱斯勒开始向我国出口乘用车。在这一年的上海车展上,克莱斯勒旗下多款车型集体亮相。同年,已经停止国产的切诺基和在欧美市场表现不俗的PT漫步者(参数配置 图库)以及道奇系列车型、吉普指挥官等,相继以进口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正当克莱斯勒紧锣密鼓地实施对华新策略时,瑟伯勒斯私募基金公司以74亿美元收购克莱斯勒80.1%的股份,戴姆勒持有该公司剩余19.9%的股份,克莱斯勒与戴姆勒长达9年的跨国组合就此终结。
克莱斯勒“单飞”后进行一系列人事变动。在瑟伯勒斯的主导下,家得宝原CEO纳德利入主克莱斯勒,丰田北美公司CEO詹姆斯·普莱斯、雷克萨斯销售主管戴博拉·梅耶先后加盟该公司。2007年9月,克莱斯勒宣布菲利普·墨斐加盟克莱斯勒,负责该公司的亚太区业务。墨斐曾担任通用(中国)董事长兼CEO,回克莱斯勒前,担任上汽股份副总裁。这一人事变动,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
墨斐上任后,首先对克莱斯勒的营销体系进行整合,旗下3个品牌克莱斯勒、道奇和吉普实行并网销售。在产品方面,他贯彻从中高端切入的产品引进策略,铂锐(参数配置 图库)、大捷龙(参数配置 图库)、凯领(参数配置 图库)、锋哲、酷博等车型纷纷进入中国。目前国内中级车市场份额基本被凯美瑞(参数配置 图库)、新雅阁等成熟车型占有。相比之下,克莱斯勒车型在动力、内饰、空间等方面无明显优势可言,况且美国车传统的粗犷、张扬风格与中国消费者的喜好未实现契合,克莱斯勒在中国销售的多款车型未达到销量预期。
点评:与戴姆勒分家后,克莱斯勒进行全面调整。引入中国的多款车型在北美及欧洲均有良好表现,但在中国却有些“水土不服”。是车型风格与中国消费者的喜好格格不入还是其他原因?看来摆在墨斐面前的是个大难题。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