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红旗往事并不如烟(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1日 09:44  汽车商业评论

  1965年3月,设计科造型组贾延良、程正、艾必瑶、邱良彪、张祥瑞和吉林工大两名学生,每人各做一个1:5油泥模型与设计展板参加评审。厂领导与车身车间老师傅、工人一起投票评审7个设计方案。最终,贾延良的设计得到了大家认可,他也被选中负责红旗三排座的造型设计。

  当时贾延良认为中国车应该有向前冲的动势,即使静止的时候也能体现出动感。充分表现出昂首挺胸、勇往直前、不卑不亢的民族气节与风格。因此红旗CA770的侧面造型最有表现力,前高后底的船形车身颇有气势,车头尾部、轮眉后部、C柱都是向前冲的造型,并且相互呼应。

  为了减少臃肿笨重的感觉,贾延良与发动机组杨建中商量,让他把发动机高度降低,车身压低,车窗面积做大,让里面的线条都能体现出动感。车窗给人虚的感觉,车身则实,这种虚实关系营造出轻盈、流畅的视觉效果。

  造型确认后在铁板平台上搭建木架子,制作1:1全尺寸油泥模型。平台每10厘米画一个方格找坐标,通过1:1尺寸木样板卡出造型。团委书记李瑞莱组织全厂青年团进步团员,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模型。车身组史治有制作出1:5木模型到哈尔滨飞机厂做风洞试验,使车身设计符合空气动力学要求。

  模型经领导批准后,工程设计立即展开,采用设计、工艺和工人“三结合”的开发方法。车身组何熙凤等人进行车身结构设计,绘制主图板与试制图。总布置组朱子智设计出先进的框型车架,降低车身高度并增大了内部空间;发动机组杨建中在原CA72发动机的基础上,提升性能和可靠性。华福林设计的悬架提升了横向稳定性和舒适性。

  1965年9月12日,红旗CA770试制样车诞生。这款车在车身线条、中网、保险杠、所有灯具、仪表板、木饰板、设备布局等细节上,与最终量产车型不同。这是由于量产化时考虑到工艺与效率、造型改进等原因。

  1966年,红旗CA770试车组远赴黑龙江省漠河和海南省进行寒、热带与各种路况试验,考验整车的可靠性与耐久性。为了测试极限速度,总装车间工人吴洪业冒着生命危险被捆绑在驾驶座椅上,驾驶CA770达到160公里的最高时速。同时为了检验整车安全性,轿车厂还联合北京汽车制造厂进行碰撞试验。在木制假人身上涂颜料,观察最终的碰撞位置及伤害程度。

  1965年底,红旗CA770三排座高级轿车获得国家正式定型,车身造型和内部装饰也通过了国家专业部门的验收与定型,成为我国第一辆正向开发的量产轿车车型。1966年4月21日,轿车厂完成首批20辆生产任务。开始全面取代前苏联轿车,成为中央领导、外国元首及贵宾用车。在CA770的基础上还衍生出众多车型,包括防弹车、检阅车、救护车、运灵车、工程车、摄影车等。从1966年投产到1998年最终车型CA7560停产,CA770系列在30多年的时间里一共生产了1300多辆,是老红旗系列中产量最多、最为成功的型号。

  从东风CA71与红旗CA72的逆向开发逐步学习、积累实践经验。根据当时的工业基础与配套环境,自主进行产品系统的技术集成。在此基础上正向开发红旗CA770,走过了产品定位、自主设计、工程开发、试制试验、批量生产等各个环节。从简单模仿到技术创新,完成了一次产品开发层面的自我学习与提升,培养出当时国内最完善、水平最高的轿车开发体系与团队。

  在没有外国技术援助的条件下,红旗CA770的成功充分证明了自主开发是学习先进技术最有效的途径。同时它的成功也离不开研发体系有统一的精神与目标、领导层综合素质高、思想比较单纯、干群关系有民主氛围,并且技术人员与工人的才能得到尊重与发挥等多种因素。

  CA774:红旗CA770的成功使贾延良在轿车厂树立起很高的威信,造型设计的地位也得到了空前提高,这为后来在车型开发上掌握主动权奠定了基础。

  1972年,为准备第二代红旗三排座车型的先期开发,轿车厂着手设计红旗CA774型轿车。其目标为赶超世界较先进轿车的各项水平,造型上保留红旗的风格与元素,时代感更强、轻快动感又不失庄重大方;在不减小CA770内部尺寸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舒适性;采用承载式车身,降低车身高度减小风阻。

  当时省去了前期的方案评审,贾延良直接成为主设计师。为了保持10至15年后不过时,他提出了一种相当超前的方案,并向轿车厂领导阐述了国际轿车设计的发展趋势,红旗品牌精神继承的重要性,说服他们摒弃CA770上的一些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设计。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红旗品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