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林敢为回忆一汽-大众创立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1日 11:47  汽车人杂志

  在我们展望未来时,总需要回顾过去的经验与心得,来作为借鉴。通过一汽-大众第一任总经理林敢为的经历,我们试图重现当年一汽-大众创始及创立之初的历史

  温故可以知新。中国汽车业行至今日,恰逢改革30年,值得我们总结和思索。一汽-大众是我们最早的合资企业之一,它的建立经过了颇多坎坷,而它现在的辉煌和对中国汽车业的贡献,却证明了当初这次选择的正确。本期“经历”,我们试图从一汽-大众第一任总经理林敢为对一汽-大众创立前后的回忆,得到一些珍贵的思路。

  前期沟通

  一汽搞轿车总的来说是1987年十堰会议决定的,思路很明确:一汽首先从3万辆奥迪项目入手,解决公务用车、领导用车;再从上而下,建设一个上规模的普及型轿车厂。对于大众公司来说,其实它的想法也是一样,大众表示,它们不把精力放在奥迪上,这个太小,而是放在下一步上,搞一个大规模的厂。

  年底之前,大众派来了代表团,我们就把可行性报告怎么做基本上明确下来。可行性报告也是很难做的,因为当时中国的情况,中国的可行性报告都叫做“可批性报告”,不是真正的可行性报告。我们当时就是为了要政府的批文,政府要求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外国人做可行性报告,完全是从经济情况考虑项目是否可行,两者做法之间的差距很大。我们按照国家要求的步骤开始做,我们自己就成立了可行性小组。因为可研报告要政府批准,就跟大众说这个可研报告是由我们为主来做,不是由你们为主在做。

  大众提出意见,要搞一个绿色草地计划,完全在一个新的厂区上建一个现代化的厂,投资非常巨大。这个厂确实是一个全新的厂。但是一汽当时经济上的困难很大。另外,国家也不会审批超了一定数额的融资。1989年,我们决定购买威斯摩兰设备,以此把投资降下来,另外,投产车型从A3变为A2。

  这个过程相当复杂,批一个项目太难了。一方面耿昭杰厂长在国内,按照我们前期跟德国人做的方案,在国内改了改,按照35亿投资做了一版在国内汇报,因为各个部委都要知道,他自己亲自汇报,画了好多图,都铺在地上讲,一个一个部门去办。我们在国外跟德国人去整理,想办法让他同意这样的方案,去做这件事情。

  可研报告完成以后,已经到了1989年11月份左右,当时的一汽总经济师吕福源领着队伍去和大众进行商务谈判,在CKD价格上,我们和大众有一些争论。经过长时间的谈判,大众终于在狼堡决定,将CKD价格降到500马克。

  CKD价格只是困难之一,此外我们还解决了诸如贷款等许多难题,最终,在11月20号,这次合资终于正式签字。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