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环保驾驶值得提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9日 07:56  经济日报

  2008年6月1日开始,国内所有的超市、卖场、商场和集贸市场等地,都开始不再提供免费塑料袋,这也被认为是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中国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一个具体体现。尽管这种强制性的规定会引发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诸多不便,但这一做法无疑让更多的人开始自觉地关注环保问题。的确,在我们今天探讨地球未来可能面临的环境危机时,我们每个人都该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作为汽车消费者,除了享受汽车带来的便利生活外,更应该知道汽车社会对于整个人类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欧盟环境污染监测中心最近的调查研究证实,各类机动车辆排气污染已占城市大气部分污染物的70%以上,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正在使蓝天变得越来越少。

  人们对汽车的需要究竟有多大?新华信2007年“最满意汽车”调查数据显示,38.1%的车主购车是因经济条件提高而享受生活,30.7%的车主因上下班距离远而购车代步,21.0%的车主是因工作需要而购车,即近2/3的车主购车动机是享受生活和购车代步,车主在享受汽车带来的便利时,却很难意识到因其用车行为给社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其实,关于使用汽车与保护环境如何平衡的问题,在成熟的汽车社会,已经被深刻地凸现出来。法国于1998年首度提出了“无车日”的概念,当时巴黎等35个城市的民众庄严承诺“今天我在城里不开车”。自此之后,无车日在欧美国家便逐渐流行开来,并成为世界性环保活动。2007年9月22日,中国108个大中城市也迎来了自己的无车日。据测算,开展“无车日”活动一天,仅民用汽车即可节省燃油3300万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约3000吨,数百人的生命和身体会幸免于交通事故伤害。虽然一天的行动对于遏制全球变暖只是杯水车薪,但每一位深度参与进来的朋友都有一种共识,那就是更多的改变,是观念上的,即拥有汽车与倡导环保是可以共存的,自身的一点小改变,凝聚合力就可以为环保做出大贡献。通过倡导无车日活动,一是减少机动车对道路资源的占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从而使城市的总体出行时间减少;二是减少城市道路、停车场等交通设施的需求以及建设和维护费用,减少直接交通费和油耗,降低城市运营成本,节约能源;三是减少小汽车使用所排放的大量空气污染物,有助于实现城市环境管理的目标。从更为细节的意义上来说,也是为了向已经拥有汽车的车主们发出呼吁,有限地使用汽车,更多地选用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交通出行方式,以得到更多的宁静和顺畅。

  据新浪汽车一项调查数据显示,82.5%的车主在驾驶过程中最关注如何降低油耗及发动机磨损,有13.7%的车主关注驾驶速度和驾驶体验,而关注如何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降低二氧化碳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仅占3.8%。也就是说,大部分的车主“环保驾驶”的意识十分淡薄。分析认为,车主关注油耗是情理之中的事,各级别车型年度燃料开支占养车开支总额的比例都等于或超过40%,养车费用事关车主钱包的事情,不能不考虑。而发动机质量直接影响汽车性能和动力性的体验,车主必然也会很关注。除此之外,“环保驾驶”并没有太多的共鸣者。事实上,好的驾驶习惯,完全能够帮助我们在节省油耗的同时,也能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比如,行车时挂挡需要在相应的转速和时速的情况下挂入,低速时挂高速挡会阻止动力的最佳输出,导致发动机空转。据测算发动机每空转10分钟,就会浪费约0.14升汽油。尽管许多汽车厂家的说明书上将90公里/小时列为经济时速,但是实际上汽车保持在60~80公里之间的时速才是省油的最理想速度。驾驶过程中最好保持匀速行驶,选择高挡低速的驾驶方式也可省油。行驶中轻加油,轻刹车,早刹车;对于电喷车,最好挂挡滑行,空挡滑行反而费油;换挡尽量选择在2500~3000转之间。尽量做到3个避免:避免行车中突然加速、避免空踩油门、避免夏日停车暴晒。另外,配件使用合理也能有效节油。只在需要的时候打开空调,空调打开后要关好车窗减少能耗。不仅如此,如果为了节油,采取高速关闭空调而打开车窗通风的办法是不可取的。当车辆停放在室外的时候,也可以用挡光板自内部覆盖车窗,从而避免车内温度过高。在汽车内加装大功率音响也是不必要的,因为这将极大地消耗燃油。后备箱的定期清理也可帮助汽车减轻自重,降低油耗。当然,其实最节省汽油的方式就是更少地使用汽车,并非必要或者在短途距离中,尽量少地驾驶汽车,选择其他绿色出行方式。事实上,怎么做才算环保,观念大家都知道:一张纸双面使用、让空调的温度调高一度、垃圾要分类,方便资源回收利用;去超市,自带购物袋可以省下好几个塑料袋……通过身体力行来降低自己生活中各项污染排放,这许许多多的“绿色”小细节如果形成我们自身的习惯,凝聚的合力就能够实现强大的改变,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越来越有希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编辑:陈怡静)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