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重卡企业大PK:重汽和斯堪尼亚差距有多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6日 09:08  商用汽车新闻

  本报记者 余春瑜

  如果把中国重汽和瑞典斯堪尼亚相提并论,你不要太惊讶。中国重汽,和斯堪尼亚有很多相同点。中国重汽,2007年在总重14吨以上重卡领域,共销售了99819辆,市场份额达到了20.48%,成为了国内重卡行业的领头羊。2007年,斯堪尼亚全球累积销量达到94093辆;其中,卡车销量高达85939辆。

  重汽与斯堪尼亚的同与异

  从2007年重卡销量来看,重汽已经¬超过了斯堪尼亚。因此,从产销规模讲,重汽已进入全球前5大重卡制造商行列。

  从产品结构上看,两者都专注于重卡领域。重汽以中重卡产品为主,斯堪尼亚也只生产中重卡和客车底盘。而且,两个企业都已形成较为完善的配套体系,都有发动机、变速器、桥等关键总成产品。

  从这几点来看,重汽和斯堪尼亚有相提并论的资本。但如果从利润和出口来看,重汽相比斯堪尼亚还差得很远。

  2007年,斯堪尼亚的销售额达844.86亿瑞典克朗(1瑞典克朗约合1.1元人民币),总利润达85.54亿瑞典克朗。而中国重汽2007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71亿元,利税28亿元。斯堪尼亚的利润是重汽的3倍多。

  从出口来看,出口量大小,是衡量一家企业是否在全球范围内被接受的标准之一。2007年,中国重汽实现出口销售额达4亿美元,位居重卡行业第一。

  2007年上半年,斯堪尼亚在中欧和东欧的出口量达到8864辆,同比劲增80%。其中,俄罗斯和波兰两大市场成为主要亮点。俄罗斯销售额增至167.2亿瑞典克朗,同比增幅达92%。波兰销售额增至166.2亿瑞典克朗,同比增幅达127%。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两家企业目前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评述道。

  重汽的机遇和挑战

  无疑,斯堪尼亚将成为中国重汽的榜样,有了榜样,就有了追赶的目标。那么重汽离成为一家著名跨国企业有多远?

  以下将试图运用SWOT分析,来探讨重汽的机遇与挑战。

  S优势:国内重卡市场份额高,保有量大。度过潍柴停止发动机供应危机后,连续几年保持高增长。产品线较为齐全,从中重卡到重卡,都有Ȭ头产品。发动机逐渐为市场所认可。完善的配套体系开始形成,变速器、桥、发动机实现自产。海外市场成绩显著。2007年,重汽在海外市场整车出口突破14000辆,这一成绩使其连续三年蝉联中国重卡整车出口及创汇第一名。

  W劣势:相较于一汽、东风等企业,重汽的研发实力并没有强多少。发动机、变速器等均需较大投入,摊子铺得太大,分散了企业的资源。市场营销能力一般。

  O机遇:计重收费、运输结构变化等对重卡需求大幅增长。重卡海外出口如火如荼。在香港上市,既增加了融资渠道,缓解了资金短缺难题,也可促使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改变经营机制。

  T挑战:一汽、东风老牌劲旅纷纷推出新一代重卡产品,它们在重卡市场的份额不断上升,威胁着重汽在重卡领域的地位;陕汽、福田在后面虎视眈眈;新进入者,携巨额资金、国外技术发展迅速。

  点评

  重汽与斯堪尼亚的差距,就体现在技术水平和盈利能力的低下。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商用车企业缺乏高端核心技术,产品技术含量低,产品的附加值也低。

  就拿斯堪尼亚来说,尽管2008年第一季度订单下降,斯堪尼亚的利润却保持增长。据了解,其一季度接到的订单下降了27%,为20226辆,净利润却增长21%,达到25亿瑞典克朗(折合4.18亿美元)。斯堪尼亚公司首席执行官雷夫•奥斯汀认为,这得益于高端卡车产品的销售和价格的提高。

  对于中国重汽而言,销量上涨固然可喜,但品牌的塑造、产品技术含量的提升更为重要。中国重汽应抓住上市机遇,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争取在几年内在产品研发、质量提升有所收获,才能保持企业的长足发展,基业长青。

  这就是一家百年老店给重汽的启示。

(编辑:吴雪林)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卡车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