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油价的正面作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6日 04:03  大洋网-广州日报

  很多迹象表明,最近的国际原油价格飙升也许并不完全是坏事。

  起码固执的美国人已经开始尝试放弃那些大而且笨的trucks,改开小车了;通用汽车公司也终于顺应时世,宣布大幅削减大型皮卡和SUV的产能,转而增加雪佛兰Malibu和乐骋这样的中小型轿车的产量。至于曾经一度成为美国粗犷豪放的汽车文化代表的悍马品牌,则已经在通用的出售名单之中。现在的问题是,谁可能会接手这个高油价时代的烫手山芋?

  大家都在为仍然没有能够找到一种有效的石油替代品而焦虑不已。此前一度被看好的氢燃料电池,现在其商业应用前景开始被业界普遍看淡,起码不像前些年那么乐观了;而看似颇有可为的生物燃料,又因为最近席卷全球的粮食危机而被口诛笔伐,认为是推高粮食价格的幕后元凶,甚至被扣上了“反人类罪”的大帽子。与此同时,国际原油价格却一度直逼140美元——我不想在此用“大关”二字,因为70美元时,我们用过;80美元、90美元、100美元时,我们都用过;然而事实是“大关”永远在后头。

  豪屋大车的美国生活方式一方面被世人所羡慕,另一方面也被世人所诟病,因为太不环保了。但是既然汽油比矿泉水还便宜,那么美国人为什么还要像日本人或者欧洲人那样寒酸地开一辆小型车呢?是高油价让美国人真正学会了改变。

  现在美国汽油价格上涨到了4.4美元一加仑,而一年前他们还在为油价涨到了3美元/加仑而抱怨不止。现在他们发现抱怨已经没有用了,必须行动起来。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管理局最近报道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四个星期,美国国内的汽油需求量下降了1.4%——很明显,民众开始改变生活方式了。骑自行车的人多了,坐飞机的人少了,悍马等大型SUV乏人问津了,而省油的小车开始走俏了。

  根据美国公共交通协会6月初公布的最新统计报告,今年第一季度,美国有26亿人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比去年同期增加8500万人次。而美国联邦运输部的统计显示,仅仅今年3月份一个月,美国人驾车里程比上年同期减少110亿英里。

  看来,高油价比多少环保主义分子的演讲和报告都要有效得多。

  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如果高油价真的能使消费者减少对汽车的滥用,而同时使汽车制造商加快推出有更高燃油效率的产品,那我觉得这就不能算是一件太坏的事情。

  顺便说一下,最近几天我都在尝试使用公共交通上下班,结果体验并不比自己开车更坏,除了更加经济之外,关键是没有了担心找不到车位的心理压力——那曾经一度是我上班路上的梦魇。当然如果广州的公共交通能再发达和完善一点的话,那就更好了。

  这里劝那些在担心油价会上涨的大家一句:油价肯定还是会涨的,这个我们改变不了,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欣慰的是,最近TNS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中国人还是愿意作出改变的:在选择如何减少汽车造成的环境问题时,有57%的人表示愿意减少驾驶。不过我想,TNS调查的可能都是私家车主,因为那些有公车坐的人似乎很难有此想法。即使油价再高,对他们又有什么影响呢?

  青 主

(编辑:双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